人类意识演化中的整合占星学(完)
(2010-07-02 15:52:49)
标签:
古典占星心理占星灵魂占星意识演化整合占星身心灵占星星座 |
分类: 占星杂谈 |
文/女祭司
公元一世纪,以托勒密为首的希腊占星家奠定了古典占星学的基础;到中世纪前后,占星学的传承受基督教的镇压而几近消失,直到十二世纪,通过阿拉伯人占星著作的翻译又重新回到欧洲;十三世纪,占星学势力恢复,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是达到全盛,此时以第谷及开普勒为代表的天文学家兼占星家,开始尝试以经典的科学思维反思古老的占星学。
十七世纪,理性主义的兴起与科学革命使占星学的发展又一次陷入低谷。直到十九世纪,科学研究的繁荣使许多占星学研究者重复开普勒等前辈的老路,他们开始运用实验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验证占星学。与此同时,许多质疑占星学可重复性的科学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启了众多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到20世纪初,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开始将占星运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并发展出心理占星,为后世的心理占星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由于荣格的心理学研究主要聚焦于集体潜意识和原型,因此他运用占星学所处理的,主要还是人类的前现代意识积淀,即魔幻期和神话期所形成的集体潜意识。
不过,荣格把他的心理类型理论和占星学结合在一起,毕竟为现代心理占星开辟了道路。1936年,丹恩·鲁依尔撰写了《人格占星学》,成为“人本占星学”的先驱。人本占星将占星学视作生命的代数,以天体的周期活动作为象征语言,来解读个体的生命模式和心理经验内涵。它所跨出的重要一步,就是把占星的重点从外在世界转向了个人经验及成长的内在世界。由于这种统观逻辑的加盟,以及和当今人类主流意识状态的契合,所以心理占星和人本占星也逐渐在当代西方占星界占据了主流。其中,心理占星的集大成者当推伦敦心理占星学院的创办人之一、被称为占星天后的莉兹·格林(Liz Greene)。
不可忽视的是,在这股占星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还有灵魂占星/业力占星这样一支潜流的存在。这条支流在十九世纪开始浮现到公众的视野中,并达到一度的鼎盛:由于这个时期通神学和神秘结社的兴起,对于魔法、宗教的研究开始和电力、能量、磁场等科学概念相结合,因此初步的灵性和理性整合的观点也开始融入到占星思想中。其中被称为“现代占星学之父”的艾伦·里奥(Alan Leo)在这股潮流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加入“通神学会”(Theosophical Society)后,创办了一份十分畅销的占星学杂志,并在从事占星的过程中写了三十本关于占星学的教材。在他的影响下,占星学在欧洲与美国都有了协会和学院,占星学的研究也因此更加系统化。在英国,查尔斯·卡特(Charles Cater)受到艾伦·里奥的影响,加入了通神学会。他与许多通神学会里的占星师共同合作成立了英国占星学院,并成为第一位院长。该学院的另一位院长玛格丽特·荷恩(Margaret Hone)也著有至今仍备受重视的占星学教材。
三、占星学的新视野:身心灵整合占星
前文已经论及,尽管现代的心理占星和人本占星拓展出了心理的深度,抛弃了古典占星中的宿命论色彩和事件预测导向,但这种理性的统观逻辑需要全盘观照人类身心统合、内外交互的完整经验,而不仅仅是强调内在心理经验。如此,它才能真正吸收前一个阶段所发展出来的占星智慧,而不是造成古典占星与现代占星之间的解离。与此同时,如果心理占星过于强调心理和人格,仅仅将人视作身体和心智的结合体,此外无他,那么就忽视了人类意识演化中的灵性面向,从而导向个体内在的人格冲突和心理冲突无法在固有层面得到解决的死胡同。
同样,历史上的灵魂业力占星专注于灵性的观点和灵魂的转化。可是这种观点只能适用于一小部分意识发展到高阶状态的人,它没有直接面对绝大多数人复杂的内在心理经验,也不愿尝试对之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诠释。在目前这个意识演化阶段里,这种将人的存在直接化约为灵魂和灵性的做法,虽然很理想,但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助人类整体意识的提升和转化。
当代美国的占星学家史蒂芬·阿若优(Stephen Arroyo),在前述的两条道路上都有着非常卓越的探索成果。他所著的《占星、心理学与四元素》(简体中文版名为《生命四元素:占星与心理学》)和《占星、业力与转化》(简体中文版名为《生命的轨迹:深度心理分析手册》)首次出版于1970年代。前者作出了对人本占星学的总结性阐释和深度的理论拓展,而后者倡导的“业力占星学”则吸收了荣格占星和历史上的灵魂占星研究的养分,尝试以更高的生命法则来看待人类的内在/外在经验。但遗憾的是,阿若优的研究仍然没有将身心灵三个次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无法避免上述的问题。
在这个从理性期步入超理性期的过渡阶段,我们有必要发展出一种具备身心灵整合观点的占星学。这种身心灵整合占星可以全方位地观照人类的外在经验、内在心理经验和灵性经验,并且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一,它并不摒弃对古典占星中的复杂精准技巧的研习精神,以及古典占星积累的大量经验性的事实,也不把对人类外在经验、有形事件的观察排除在外。但它的确抛弃了传统命理占星中的宿命色彩和预测导向。第二,它吸收了心理占星所发展出来的对于内在心理经验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智慧,既包括集体潜意识,也包括个人潜意识和显意识;同时还吸收了人本占星中的人格类型研究和人本主义关怀。但它并不将视野限定在心理层面,而是将灵性转化的可能性纳入,以身心灵统合的观点来进行整体的解读。第三,它接受历史上的灵魂业力占星的传承,并尝试将其和古典占星、现代心理占星和人本占星的智慧统合到一起。在这种统合的基础上,它能提炼出不同重点的占星咨询方法,真正切实地去面对每个人当下的人生实相,而不是单纯地宣扬崇高的灵性观点和灵魂转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