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美食》一课
(2020-04-08 21:38:15)通过观看王老师的教学视频,我发现以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1. 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孩子们的识字更加有趣味性!
王老师的识字课以欣赏美食图片导入,在会读的基础上又通过加一加认识“粥、茄”、换一换认识了“饺、煎”、归类识记了“草字头、火字旁、四点底的生字”,利用菜名识记了“蛋、腐,酱”这三个生字,王老师在和孩子们识字的同时,也教给了孩子们识字的方法,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检测,做到了“字不离文,文不离字”,整个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趣味性强。
2.书写分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低年级的书写指导,除了要引导学生写好字,更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王老师从结构入手,学习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三包围结构的生字,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了学生会观察的能力。
优点很多,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再来谈谈我的小建议、小想法:
1、在识字环节,利用偏旁归类识记了草字头、火字旁、四点底的生字,在第二课时中运用部首查字法去查找了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的生字,也就是课后题。我想这两个部分完全可以进行融合,通过归类识记生字,然后扩字,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的生字,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进行识记。
2、在教参中有提到本课是以形声字为主题的归类识字,比如:“蘑菇、豆腐、菠菜”等都是形声字,可以一下子把这一类生字都出示出来,就让学生在无形当中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理解字义,明用法,提高识字的效率,达到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额效果。
3、在书写环节,王老师把所有生字讲解完毕之后进行了学生自由练习,针对低年级的孩子特点,我建议是讲完一类型生字,就让孩子马上练习巩固,这样子讲练结合,孩子们掌握起来更扎实。更何况要求会写的字比较多,分开来写也缓解孩子的疲劳感。在孩子们的书写的时候还要注意提醒双姿,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
4、我们目前的上课方式是“空中课堂”这样的形式,无法与孩子面对面。在这个特殊情况下我们的识字课除了有丰富多彩、实效的识字方法之外,还可以在教学策略上精心设计一下,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听课当中,我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我觉得可以截取一段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来感受一下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
前一篇:蜗牛一班——公益之行
后一篇:蜗牛一班“清明节”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