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的孩子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2014-01-07 12:32:00)
标签:

育儿

分类: 养育百科
    问题:湖南璐璐妈M6:我家璐璐上一年级了,作文老师说,孩子不会写作文,不会用标点符号,有时候一句话写完了还写逗号,写几句话才用句号,写一日记也不知道分段,该如何引导?

    ☆解答-陶然老师:

    湖南璐璐妈,非常感谢您的问题!从我们这个问题的问法来看,璐璐妈是不是有点儿着急。“我们璐璐上一年级了,写作文老是不知道怎么写?”一年级不会写作文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从一年级才开始我们接触看图写话或口头作文。我就结合我自己的一个给瑾婷的方法给璐璐妈。

    我在培养孩子写作文这一块,首先我们是在之前就开始去累积,什么叫累积?我们在很早的时候,还没进入一年级就开始进行了阅读。阅读这方面,因为孩子很小,我不像很多的家长给孩子看的是孩子喜欢的一些带图的书。很多家长可能会这样做,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吸引力。

    但我自始至终给孩子选读物的时候,首先是这个年龄段真正需要去掌握的一些语言,那么还有这里面很多的故事与文章,并不是很多带小故事形式的绘本。我们当然也学习这种,但不会把这个当成主粮,因为在此之前经典是很重要的主粮,那么我们更多在阅读文字类的书籍。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是:我们一天会读一篇或两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独立把文字读完,文字读完以后,我们要从中找出3个词和1个句子,就是她认为很好的词或句子记录下来,我们准备了一个专门来记录这个的本子,我们记录了大约有一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本子就很厚了,每天记录一个日期,上面写3个词1个句子,不管阅读的是什么,是一篇还是两篇,中间的过程首先是要把它找出来,接着你把这个句子也写在上面。因此,我们在做作文之前,就做了很多这样的铺垫。

    从前不会写字的时候,很简单,我们做的是口头记录,孩子就把这个词或句子念给我听或画出来,这就是很早以前的一个铺垫。在这个铺垫的过程中,第二铺垫就是口头作文。口头作文是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基本上放学的路上比较多,就随时随地去框一个场景,比如说:我们和孩子在路上走,我就故意说,我们来照一个相,就拿你的手去框,那么你可以去框天边的一个景色,也可以框路边某一个洒水的车子,也可以去框一个大的货车,路上有很多的车子、人、或某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或某一个景物,我们随时随地会去框,只要我框得这个范围之内,孩子就去写,在她写得过程当中,我就在听,这就是口头。

    她通过她的口头表达,我就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能表达,对吧!只是说她表达得还不太流畅。因为一年级嘛,刚学写字,可能是生字还不太会写,要用拼音去代替等等这方面,那么口头上这个思维的东西不能变,她就必须要经常去练习。我们要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会教孩子怎么去看图?

    我们今天这个框,框出来后,我们首先要从远至近,一副图上面你先看到的是景,从远处看到近处,这个事你可以去写。如果今天写一个场景,小红去公园摘一朵花,被某一个叔叔或阿姨看到了,怎么样?就是一幅图上面可能是这样的,那么你先写什么?描述的是一个场景,是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天气。

    你首先是要描写远处再到近处,从远及近,然后接着你再从细节再定位到人物,人物在干什么?只要你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这个人物他在干什么,他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然后他们之间的相互对话,他们在说什么,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对话,最后你想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一个很简单的文章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地点、人物,对吧?起因、经过、结果,它都是需要一个要素在里面的。那么你想写的这个很简单,可能两句话但要说明一个道理,中心思想是什么,就要给孩子不断地去从这方面浓缩,再去把她所有的话去对应,他会对应这个框,他框在这个框里面。首先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这样孩子的话才不会散。

    很多孩子就不断在讲废话,那么从一开始教孩子一个规范,那么他就不会不断地在这方面重复讲某一句话,然后呢、我们然后呢、再然后呢……。包括现在我家孩子三年级了,有时候她给我讲话,我都要听,我仔细听的时候,我会暗示她。因为有时候有些口头禅她不断地讲,这个时候我会暗示她,这句话重复了三次,她就知道,她马上就开始用很规范性的语言往下去讲。

    她今天想要和我描述这件事情说明的是什么,她想编一个故事,给我描述的这件事情,她想要说的是什么,这几个步骤中间她又是用什么样的词把它连起来,而不是天天讲“然后呢、我觉得、然后呢、我再觉得……”。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形成逻辑思维。因此这样做就不能够让孩子很清晰地知道某一段完了,某一句话完后要打一个标点符号。

    这个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一下,在学校可能老师的引导,孩子在这一块儿,他听完后还不知道怎样来做。我们其实就很简单,在我们阅读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是一篇一篇的文章,你就可以告诉他,这个叫开头、这个叫自然段,每一段开头是要空两格的,孩子马上就看明白了。你首先要学会告之他,这个段落是怎么分的,有一个开头,有一个结尾,有一个中间。

    首先要学会一比一的比例,开头、内容、结尾,最少有3个部分构成吧。就最简单的,孩子一看就明白了,至少能够把这几点写明白,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于太高,孩子在他的脑海里,他自己的东西很少,他很难把一些东西串起来,当他涉及到比较多的时候,甚至能够把经典的全部东西串在文章里。

    我记得我们家孩子在三年级开学时写的一篇作文,她引用了《老子》里面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一段话,老师看完了都觉得很好,但老师还不知道是出自哪里的话,只是打出来说这句经典很好。所以,孩子她能够去运用经典。当时我记得她描述的是因为我要给她买一个单车,她不停在问我,我就提示她:“因为你的单车还没有到,还在别人送货的过程中”。我的暗示是说让她等待。

    于是她就想到了《老子》里面的一句话,她就告诉我她是需要等待的,因为《老子》里面是这样讲的,她就把《老子》里面的原话运用到她的作文当中。所以一个孩子她能够接触到经典很多精髓的东西,同时接触到很多课外阅读的东西,她就能够很好地去把握这些思想。因为文章最重要的是有他的思想所在,至于她用什么形式去写,其实形式是很多样的。如果我们用固有的模式,那就非常简单,你写作文有几大要素要写进去,并且要有什么样的结构,老师都很简单的讲总分总,先总,然后分,再总,就是这样,就没有太多需要掌握的东西在里面,模式就非常简单。

    你的文章能不能够写得很精彩,在于你平时累积得够不够多。我建议大家,在应用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不断的累积时,比如说,我们描写春夏秋冬都有什么词呀?现在是夏天,你看到这个天气,你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们就能够讲很多很多的词来。这就是因为平时的这种累积过后,他是有一个很强的基础,当他有这个基础的时候,他无论写什么,只要有这个框架出来,他都能将这些东西用上去。一用上去,他这个文章就很优美,句子也很通畅,只要逻辑思维是OK的,这点我们要不断的去加强。

    孩子放学,在接孩子这个过程中,我经常用这段时间在给孩子作一个心灵的沟通和知识的传达,基本是在这个期间,走路的过程当中完成了这一项的教育。好,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