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自新人班三班的山西俊鹏妈妈,宝宝9岁了,是个男孩子,她有三个简短的问题,
1.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2.孩子为什么爱顶嘴。3.孩子为什么不爱多说话。这三个问题,请陶然老师给这个妈妈做个解答。
主讲人-陶然老师:
这个问题里面有三小点,
第一点: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简单地说,学习激不起孩子的兴趣,他没有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点:孩子为什么爱顶嘴,这个事在于家长的引导,在你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你的引导不善,孩子就会顶上去。
第三点: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不是孩子不爱说话,其实就算内向的孩子,只要他找到懂得他心声,愿意倾听他的人,他也愿意开口说话。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只是孩子不爱和你交流,并不是他不爱说话。那如何去改善这些问题?
俊鹏是个九岁的男孩不爱学习,这个问题比较大,它是个笼统的问题。那么我们想让孩子能够做到这些,就先按部就班吧。首先学会的是我们做什么事,如果孩子做不到,我们尽量把它细化,定得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让他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再往上面不断的去加深。
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一定要认真的审视自己的孩子,他到底是一个什么程度,不要用别的孩子的标准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不一样,他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只是能够去借鉴,千万不要去比拼。要比跟谁比?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很不错了。千万不要去说谁谁谁又怎么样。当你去表扬别的孩子的时候,你记住你也是同时贬低了他。我们的表扬也需要艺术化。如果说我只是直白的告诉他某某某又怎么样,你的孩子是绝对不会听的。
那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孩子为什么顶嘴?就像我们很多妈妈说的:顶嘴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那么呢,它也是有原则性的。这个充分说明什么呢?其实针对一个懂礼仪的孩子,就算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孩子,他第一件事情一定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如果他连听都不懂得去听,他说的也是废话,一样的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说今天我们说一个问题,他觉得不对,他马上顶。我们虽然是说这个孩子有思想,很聪明。没错,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见解和判别能力,他才会顶你。从这方面来说这个是阳的一面,是好的一面。首先我们这个孩子真的他是一个辩论家,他是一个雄辩家,他的口才特别好,特别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那么从阴的这面来说是什么呢?用顶嘴这样一个方式来表达,不太合理,顶嘴不是最高明的,因此可以告诉孩子
,其实你是个很棒很棒的辩论家,非常有智慧和思想,有个性的孩子 ,你的思想我都接受。
我们可不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让他去思考。那就是引导让他思考:咦,我是不是首先要把这句话听完?其实真正的高手,谈判专家也好,真正是一针见血。谁先说谁先死。所以说并不是话多你就厉害了,而是说你是不是能够把这些话讲到点子上,甚至说这句话能不能一句话点到位。
这个很重要。就告诉孩子其实用语言沟通,它都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你真的有这个口才,希望你再去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说这句话最好?而不是当我说一句的时候,刷,你顶十句,这说明什么?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有一句话: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他自己读过了,他就知道了。“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当你去辩论的时候孩子都会用这个话把你顶回去了。这就很厉害了。这就说明孩子会用。所以你要小心一点,孩子读过后他真的很厉害。他会把这些思想拿来直接来对付你。
刘瑾婷经常她就会把她读过的一些东西拿过来去运用,把这些话告诉我。我们在给孩子诵读的过程中,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这种思维。这种思维形成了后,他知道什么时候我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我说话。对不对?我站在什么位置,应该说这句话吗?我站在这个位置应该说这句话吗?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做一些引导。
当我们去做这些引导的时候,孩子就会很明白,下次他就不会这样了。那么其实我们也没有反对他,说今天这个思维这么好,老是顶嘴不好,老是这个样子不好。有人就说这个孩子很机灵。机灵是好事,最重要他要用在正道上。他还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吗?顶嘴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这样去做一个简单的引导。
第三个问题:不爱多说话。其实男孩子是理性的。不一定要一个男孩子有很多话要说。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行为:说的和做的能不能够合一。我们更重要的是去关注孩子的一个学习和生活的习惯等等
。其实所谓的一个人学习好,说得就是他的习惯好。当他的习惯好了态度好了,有了责任心,他很多东西都能够自己去做得很好,也就足够了。
如果说我们想让孩子去多交流。不爱多说话就是他不愿意把他的想法透露出来,他也不跟别人去做相互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他可能不愿意和你多做交流。他也许在同学这个圈子里有人跟他交流。那么我们就要慢慢地去发现,孩子大了,有些东西他不愿意与父母去说,他也不愿意去让老师知道,他可能会找另外的人去说。这都是一种他的沟通方式。
那么我们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多的是能像朋友样的帮助他解决难题。
我经常教导学生至少做一件这样的事情:因为爸爸妈妈生育你养育你非常不容易,他们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希望你能更好。也许他们在各个方面会唠叨一点,或者是说他有很多方面所说的话不是你愿意听的,但是你记住:你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做的不好的事情
,如果你解决不了的事情,需要求助的事情,你可以沟通。如果你表现很好的事情,你也可以跟爸爸妈妈去汇报。
其实这就是一种孝顺。孝顺是什么呢?不是说不好的事情我就要解决,好的事情我就不分享。那么越分享就越多,这个分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检验自己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很坦然去面对这个错误。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很完美。就是因为要有这个缺憾,它才显现得更完美和美丽。
因此我们需要坦诚地去面对这个错误。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勇敢的站出来,去承担,去包容自己的不足,然后你能够打开你的心,这样的话你就能包容别人。
所以我们站在这个立场上自己也应该这样去做,然后把这种身教的力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也清楚人在天地中间,他不是一个个体,你的周围有很多面,不仅说你的朋友,家庭,生活圈子,各个方面,它都有各种各样的面,那么你站在这个地方,你就不是唯一的你,而你是生活在这个环境,生活在这个集体里面的小小的,非常小的一粒尘而已。
那么你需要融入到这个大的环境里面才可能拥有你的价值,所以我告诉孩子们,你有很多的事情,还需要请父母亲放心
。你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让他们放心。你一定要学会告诉他们,请他们放心
。他才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言语一直要唠叨你。
因为有些孩子越大,他会认为父母亲你说什么都是唠叨,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为什么你老要重复说。而父母亲在这个角度上呢,孩子永远是孩子,无论多大,他都觉得他还很小,有很多的事情他要去关注,需要在耳边教导他这样。所以我们家长也要注意,我们教导孩子是这样,并且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孩子小,孩子就会跟着我们去学,这个亲子关系很重要。好的,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