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重阳
王重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77
  • 关注人气:4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初一祭社稷神,饮社酒吃社饭看社戏

(2023-02-19 22:37:47)
标签:

社酒

社戏

社肉

社饭

分类: 民俗

祭社是怎么回事,现在已不大为人所知。祭社在古代视为重要活动。

  古时称国家为社稷。社,是社神,即土地之神;稷,是稷神为五谷之神。有了土地和五谷人得以存,国得以立。古时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要立社祭祀天地祈求丰收平安。《礼》书上说:“王为群姓立社,大社;王自立,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国社;自为立社,侯社;大夫以下立社,置社。”以二十五家为里(),十家五家为社者,叫私社。隋采周制,以二十五家为一社。春秋两季人们集会于土坛前,举行祭典叫祭社,这坛叫社稷坛。祭社活动充分表现了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和以农为本的思想。

南京建社稷坛始于东晋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遂诏“立宗庙社稷于建康”。历代相沿,南宋建社稷坛于牛首山。宋代江宁府(建康府)有多处社稷坛,上元县、江宁县、溧水县、句容县和溧阳县都建有社坛。诗人陆游《秋社》云:“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

 明太祖于洪武前一年(公元1367),在南京皇宫的前方,设“右社稷,左宗庙”,社稷坛的位置同于祖庙又高于祖庙。起初社稷坛分为社坛与稷坛,相距五丈,共用一道围墙,坛南植松树,上填五色土,代表五个方位: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为了象征中央的统治,又以黄土覆盖面上。用五色土代表五个方位之典,始于汉朝。《汉书》记载,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取该方面土壤以白茆授之,以立社于其国。洪武十年(公元1377),朱元璋认为社稷分为二坛好比将父母分开,不合经典,于是合为一坛。

  明代每里社一百户立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五土,指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以社代表之;五谷,指黍、稷、稻、麦、菽,以稷代表之。社稷也可简称为社,祭社就是祭祀社稷。一年两次,有春社和秋社。

  举行春社的日期,据《礼记月会》记载,当初为“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就是说原先是在二月初一结社,后来演变为“以立春后五戊(取戊属土之义)为春社,约当今春分前后”。清朝末年即以春分之日举行春社活动。

  南京最隆重的春社活动,是在洪武元年二月初一。据《乐律志》记载,这一天,朱洪武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至端门右祭大社大稷,奉羊彘,奏祭乐,跳文德武功之舞三拜九叩。“初献,奏肃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预和之曲,文德之舞;终献,奏熙和之曲,文德之舞;彻豆,奏雍和之曲;送神奏安和之曲;望燎,奏时和之曲。

    祭社后,要演社戏,吃社饭饮社酒,社糕、社粥和社面等,热闹盛况不亚于岁终大蜡。鲁迅笔下的《社戏》就是春赛时的酬神演戏活动。祭社活动历代相习,诗人争相咏颂。唐代大诗人韩愈有诗“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宋陆游诗曰:“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河雁带寒来。”都说的是社日祭神或赛庙会的热闹景象。社日所吃的社饭以猪肉杂碎调和,铺于饭上”即是,民间还用葫芦端社饭相赠,以表故旧之情。南京此俗始于六朝。看来今日人们所吃的盖交饭,大约是社饭的遗风吧。社酒为祀神的必备供品。唐代诗人张蠙有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祭之,俗谓饮之可治耳聋。宋陆游《剑南诗稿·社日》: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农历二月一日还被认为是太阳生日。是日人们食太阳糕(一种夹糖糕,五个一叠),其糕上插一只寸余高的面捏小鸡。人们在这一天吃太阳糕,用来祈求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子,互相赠送亲友,曰“献生子”。用以预祝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社稷活动虽不再流行,但几年来炎黄子孙养成的热爱国家,热爱乡土的深厚感情,却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