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寺院布局常识

(2022-04-11 16:41:19)
标签:

佛寺

梵宫

伽蓝七堂

分类: 建筑艺术

我国名山大川几乎都有寺庙。而寺庙古塔的点缀,不仅使奇峰大山显得古雅、肃穆、清幽,富有神秘的情趣,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名山与古迹和谐结合,相得益彰,这种典型的“东方”风情,构成了我国旅游胜地的最大特点。

佛寺院布局常识

  我国名山的宗教遗迹,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的庙宇、寺塔和石刻。佛教和道教是两种宗教,各有自己的教义和经典,信奉不同的“神”;庙宇的名称和建筑风格也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宣扬远离“尘世”、超脱凡俗去修行;另一方面,名山大川象征大自然的威力和造化的神奇,而古代人崇拜大自然,认为深山大川都有“神”居住和掌管,只有把庙宇建在大山之中,才能“灵”。因此,一些风景秀丽、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大山便成了他们的理想去处。庙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慢慢修建起来的。到今天,许多宗教遗迹都成了古代文化艺术的博物馆。所以,入名山而不游寺庙,收获就只有一半;游寺庙而不懂宗教知识,不善于欣赏其建筑和雕塑艺术,那也会所得无几,甚至会受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

  本文就谈谈佛教庙宇的情况。

  走进一座佛庙,面对着大小不同、相貌各异的众多塑像,要弄清它们的名称地位和相互关系,确实不容易。佛教创始人叫悉达多?乔达摩,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便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是:人生就是苦,断绝一切人世的感情和欲念,才能断绝苦根,进而达到“涅檗”(即凡身死去,灵魂升到“天国”)的境界。释迦死后,佛教徒分裂成很多宗派;传入中国后,在隋唐时期又形成许多新宗派。各派主张虽有不同,但基本教义都是释迦创立的一套唯心主义哲学。

  佛教是多神教。它宣扬的“神”分两类;一是原来古印度神话中的“神”,如四大天王、韦驮、天女(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等;另一类是佛教徒自己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这一类“神”大敛分三等:第一等是“佛”,也叫“如来”,是所谓最高境界的“神”;第二等是“菩萨”,也叫“大士”,是“超脱生死”的“神”,但还未成佛;第三等是“阿罗汉”,简称“罗汉”,也叫“尊者”,是所谓“永生不灭”的“神”。佛经说部分罗汉是释迦生前的弟子,但后来著名的佛教徒“火度”(死去)后,有的也成了罗汉。

  佛教庙宇一般称寺、庙、庵、堂。我国现存佛寺很多,规模大小不一,主要的建筑格式和供奉的偶像是相同的。寺的第一道门叫山门寺名匾额就挂在山门上。进山门,迎面是天殿。坐在天王殿正中的那座塑像,肥头大耳,袒胸露腹,咧嘴而笑,很是滑稽,谁看了都难免捧腹大笑。他就是有名的弥勒佛。俗称大肚子弥勒佛。弥勒佛是怎来的呢?据佛经说释迦生前预言,他死后57亿600年,有弥勒佛下降人世,继承他的佛位。因他是释迦之后的佛,故称“未来佛”。可是,佛教徒没等那么多年,在释迦死后不久,就把弥勒“创”出来。到了我国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个大肚子胖和尚,叫契此,常拿布袋讨乞,人称“布袋和尚”。他自称是“弥勒转世”,而佛教徒竟信以为真。从此寺里塑弥勒像,就以他为模特儿,传至今。

  在天王殿两边贴墙那4个高大塑像,是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刚,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神”。那白脸的叫“东方持国天王”,青脸的叫“南方增长天王”。红脸的叫西方广目天王”,绿脸的叫“北方多闻天王”。在弥勒的背后,还有一尊身穿盔甲,手执“金刚杵”,面朝大雄宝殿的“神”像,他叫韦驮菩萨“护法神”,做“警卫工作”的。

  穿过天王殿,隔院就是佛寺最主要的建筑——大雄宝殿,它是全寺中心。“大雄”佛教对释迦的尊称,即“一切无畏”的“大勇士”之意。这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殿正中的塑像就是释迦牟尼。他满头蓝色卷发,双目微开,面相慈悲、庄严、智慧、静穆,赤脚盘腿坐在莲花之上。据《华严经》说,释迦是他从母亲的右胁生出来堕在“莲花”的,而莲花又象征洁静,所以寺庙里的释迦塑像大多在莲花上。紧贴释迦身边站着的那两个小塑像,是罗汉,左边年纪大的,叫迦叶(se),右边年轻的,叫阿难,是释迦生前的大弟子,历史上确有其人。在释迦两旁,还各有一座相貌、大小与释迦相似的塑像,左边的叫药师琉璃光佛,是“东方净土”的教主;右边的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o)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简称弥陀佛。佛经说,任何人,只要口念弥陀的名字,就以消罪去灾。因此,有的佛寺墙上写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大字标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致敬!M南无”(na mo)是古印度语,“致敬”“敬礼”的意思。有些寺的大雄宝殿里,在药师和弥陀的两边还有两个塑像,一骑白象,叫普贤;一骑狮子,叫文殊。大雄宝殿两边沿墙站立的就是18罗汉塑像(有的寺是16),他们各有稀奇古怪的名字和相貌,都是释迦生前的弟子。

  有的寺在大雄宝殿后面还有佛殿,的是释迦和在他之前成佛的6个“过去佛”,他们的名字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舍含尼佛、迦叶佛。因为都是“佛”,属一等,所以大小、相貌都与释迦差不多。有的寺,特别是密宗寺,还有一个重要的佛,即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也叫日如来,是密宗崇信的佛。有的寺,阿弥陀佛有专殿供奉。他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左边是观世菩萨。合起来称“西方三圣”,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3个地位最高的“神”。那个观音菩萨有32种变相,因此,在中国佛寺里,他成了女性。你看她身上长了许多},每只手掌中还长了一只眼,难怪有人叫她“千手观音”呢!佛经说,她发愿要“普渡众生”。当然,这都是信徒们想象出来的,倒是她那丰满的体态,表现了唐代造型艺术的特色。那手执宝瓶、柳枝侍立她两边的塑像叫金童玉女。

  佛寺中还有个常见的菩萨,就是地藏。佛经说,他发的愿比观音还大:不仅要把世上的人,而且要把地狱里的鬼都“渡往佛土”。因此,信徒又把他看作管地狱的“神”。

  有的大佛寺右边还有罗汉堂,供着500罗汉,传说也是释迦生前的弟子。有的寺则有祖师殿,供本宗派的祖师,如禅宗供的祖师是达摩、慧可、惠能等,喇嘛庙供的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

  你看,一座佛寺中有这么多所谓的“神”,其实,除了释迦、阿难、迦叶、十八罗汉和一些宗派的祖师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外,其余都是佛教徒想象编造出来的偶象。

  名山的佛寺,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为旅游者提供了增长知识、欣赏古代艺术的实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受骗意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