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鱼台侍其巷相关史迹

(2020-12-03 12:54:03)
标签:

钓鱼台

分类: 历史故事

钓鱼台侍其巷相关史迹

南京城西南角,在磨盘街南,东起钓鱼台,西至水斋庵,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巷名“钓鱼台一二三巷”,此巷原为永安坊,取祈求吉祥之意,后为侍其氏所居名侍其巷度讹为雉鸡巷。《金陵志》云:永安坊内有雉鸡巷,即此而讹。今又呼为斗鸡巷,则愈讹矣。据旧志记载,此巷墙门上原有砖刻“古侍其巷”四字。巷以人姓为名,足见此姓人家当为世家望族。又传宋时左朝散大夫侍其良器,文德俱佳,因不满清政,辞官隐居,并多次拒绝征召,数度迁徙躲避,最后居此经商,他的后裔即居此巷。明代巷内有孔天官贞运宅,后太平天国将领“左军”主将李世贤被封为侍王侍王将家人全搬至此,也称“李世贤王府”,后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也曾在侍其巷住过一段时间。民国时期,中国国民总会宁支部设于钓鱼台侍其巷负责人宰忠汉、李铎新中华报社址位于钓鱼台侍其巷4号。

 钓鱼台侍其巷相关史迹

侍其为复姓,读为shiji。巷名亦该如此读。据说所有侍其氏源于偃姓本郦氏出自汉之名臣郦食其。郦食其曾参加刘邦军队,献计攻克陈留,被封为广野君。楚汉战争中,他还曾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不料他还在齐游说之际,韩信却乘机袭击齐国。齐王以为被郦食其出卖,大怒之下,便将他活活蒸死。后来,刘邦夺取天下,当了皇帝,想起郦食其的功劳,诏来他的曾孙,赐姓食其,以示对郦食其不忘之意。自此出现了“食其”一姓。郦食其的玄孙食其武,汉平帝时为侍中,又以官与氏合称,改“食其”而为“侍其”,这便是此姓之由来。

侍其巷中,宋代曾出现过两位闻人。一是侍其云叟,一是侍其瑀。这两位闻人,新编《秦淮区志》皆未收录,兹特记之。

侍其云叟,乃以字行,上元人善琴。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据甘熙《白下琐言》侍其巷条下所记,当住侍其巷中,是否后来又迁居南京城东去了,因为据其好友建昌李彭赠诗云,当是住在“城东头”。李彭,为江西派大家,尝与苏东坡、张耒等大诗人倡和,约于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前后在世,侍其云叟当为同时代人。

李彭有赠诗《听侍其云叟琴》(见《日涉园集》),从中约略可以看出侍其云叟的为人行事。诗云:

君家建业城东头,卷帘卧对长淮流。

除书谤书不到耳,空洞腹中无片愁。

白浪从高瓦官阁,清夜无人响猿鹤。

琴声时复一挑之,北斗横天月将落。

御风过我故山岑,一写太古之清音。

当春风动为凄紧,波底时闻龙一吟。

坐观人琴成二妙,觉来形秽颜枯槁。

伯牙袖手意有余,请公临流一舒啸

 

从此诗中,可以看出侍其云叟为人古朴,高雅工琴。

侍其云叟还善诗,其《祈泽山招隐》云:

扰扰红尘车马闲,钟鸣漏尽不知还。

藏蕉谁醒梦中梦,飞镜复歌山上山。

世事屡惊棋局变,浮生忍使鬓毛斑。

淮南桂树正馨逸,寂寞幽人何处攀。

侍其云叟所处的时代,为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国内阶级矛盾越发激化,国家财政发生严重危机,而辽和西夏又不断侵扰。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年仅8,无论为何也左右不了大局,社会动荡不安。正由于此,侍其云叟才在诗中发出了世事屡变、鬓毛斑白的慨叹,而产生遁世思想。

侍其瑀,字服之,江宁人,比侍其云叟稍后为崇宁二年(1103)进士。同年,监司荐瑀经明行修,为乡闾所推,诏乘驿达阙,到朝廷准备做官。

侍其瑀不但品行学问为乡里所推崇,而且擅长赋诗,经常与诗友迎来送往,相互以唱和为乐。每逢佳日,诗客盈门,故有“诗巷”雅称。侍其瑀居此期间,吟咏诗作多篇,引来文人墨客频频记诵。侍其瑀不但工诗,且品行也为众人推崇,连性格乖戾的诗人贺铸(1052-1125)也主动与之交往。据说贺铸身高7,面呈铁色,容貌耸拔,人称“贺鬼头”。贺铸为官极不得意,任酒使气,不循常理。晚年退居苏州,藏书万卷。天他冒着大雪严寒,特地从秦淮河泛舟而来,拜访侍其瑀,两人相谈甚洽。

《金陵诗征》收录有侍其瑀《横塘曲》诗,诗云

乳鸭唼蒲,垂杨踠地飞絮轻。

长干冶游年少子,来系马波镜明。

碧窗绮户春昼静,歌喉珠串调莺声。

流风雪舞不停,宾主交错飞百觥。

青楼压水水气横,逝波不洗游人酲。

行云未绝日西岭,来照萧萧白发影。

 

此诗没有侍其云叟《祈泽山招隐》中的超脱,亦有人生易逝之感叹,可见侍其瑀虽有才,而怀才不遇;虽为官,而官场失意。

侍其巷的两位闻人,前人所留史料不多,旧志等地方文献所载,乃是他们的道德情操,以及为数不多的诗作。

参考文献:

朱平,魏守馀主编;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政协南京市秦淮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著,秦淮夜谈  18,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12,149-151

王付荣,阎文斌编,古里秦淮地名源,南京出版社,2010.12,149

存萃学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之一  辛亥革命资料汇辑  4,大东图书公司,1980.10,155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政协南京市秦淮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秦淮夜谈  10,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政协南京市秦淮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5.1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