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王府建筑之克勤郡王府

标签:
克勤郡王府清王府亲王府北京王府禧郡王 |
分类: 建筑艺术 |
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53号,府坐北朝南,原占地约20000平方米,其大小和房舍质量皆较其他王府逊色,但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属符合。府门对面有砖影壁一座,正门五间,左右接转角连房;大殿五间,前带丹墀,左右配楼各五间,南北山墙外皆有连房;过厅三间,后寝五间,后罩房七间,左右接转角连房各八间;另有东跨院并排两座,西跨院一座,其中房舍皆不够规整。
克勤郡王岳托(1599年一1639年),是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清末人关前即屡立战功,初授台吉(即太子之蒙语谐音),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牛)协助阿敏等东征;征战中,曾劝阻阿敏军勿抢掠民财,并按期班师、五年(1631年)掌兵部事,次年奏请少诛戮并善抚归降汉人,以信义争取民心,受到清太宗皇太极的赞赏。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封成亲王,因徇庇莽古尔泰、硕托及离间济尔哈朗、豪格罪降为贝勒,罢克勤郡王府兵部任。三年(1638年)八月,授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军,与左翼多尔衮分两路伐明,次年正月师次山东,病殁军中,归葬盛京(今沈阳市)城南万柳塘。
岳托死后,其子罗洛浑封贝勒,顺治元年(1644年)以功进衍禧郡王,三年(1646年)卒,由其第一子罗科铎于顺治五年(1648年)袭衍禧郡王,八年(1651年)改号平郡工。此后,其子孙一直袭封平郡王,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复号克勤郡王,世袭罔替,配享太庙,成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雅朗阿以克勤郡王世袭。最后的克勤郡王是宣统元年(1909年)袭封的晏森,民国三年(1914年)将王府租赁给华北大学作校舍,以后又售与熊希龄设矿务局。熊以兴办慈善事业著称,后将房产交北京救济会,现在在后寝殿的山墙角柱石上还留有熊希龄及夫人朱其慧将产权移交救济会的刻字,以后这里还当过太平湖饭店。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小学校校舍。1984年5月,克勤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府对面的影壁尚存,前部只存东翼楼,其他建筑已拆除,后寝包括东西配房、后罩房和西跨院内的原建筑均保存完整。
现为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