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水西门内天后宫参观记

(2012-06-30 17:50:30)
标签:

南京天后宫

天妃巷

妈阁庙

妈祖庙

天妃宫

福建会馆

全闽会馆

海不扬波

文化

分类: 民俗

南京水西门内天后宫参观记

仲跻荣

位于南京水西门内的天后宫(升州路488号)已于近期修葺并对公众开放,我因20年前就数次来考察过,以后亦几次陪同友人前来参观,所以大体上也知道这些年来的变化。现在新开放的天后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

对于这座天后宫的演变,据有关材料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旅宁的福建仕商们捐款,在南京羊皮巷(今新街口南侧)修建了福建会馆(天后宫),后来迁至水西门内现址。

水西门在南京城西,秦淮河东岸,也曾是一处水上码头。出水西门向西与上新河联接。上新河直通长江,是著名的木材集散地。由于水西门成为重要的水陆通衢,福建人将天后宫迁到水西门内是十分恰当的。天后宫位于莫愁路南端与升州路的交汇处。这里东联夫子庙,在明清以降的数百年间是南京的繁华地段。原来的天后宫规模很大,现在仅存建筑二进,有大殿、配殿和厢房。1986年南京市建邺区文管部门曾予以修整,作为游乐场开放,并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后来又沦为废旧物仓库。此次经重新修整后,成为南京的一座道观。大殿中供奉的是一座天后塑像,“天后宫”的匾额是美术家黄养辉题写。两间配殿里分别是财神殿和慈航殿各供奉的主神是赵公明与观音。在大门与大殿有一副内容相同的对联:神光元渺灵书诵处生瑞霭;圣泽流长金陵道院起祥烟。

我多次来到这座天后宫,主要的兴趣是在三块碑刻。即一块大碑与两块小碑。大碑嵌于主殿北墙里,过去是游乐场的活动场所不便考察,更遗憾的是碑文多已漫漶,主要隽刻的是当年捐款人名单及银两数。碑高在2米以上。而原来嵌于院落西墙里的两方小型石碑,现在又为新砌的一道墙所围挡。好在20年前已抄录下全文,可以再与有关材料核对之。

这两方碑石,一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蔡长云署名的一方,碑文说:“兹羊皮巷老会已经折移水西门内其基地并排六号”,可见原来占地面积不小。另一方是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由福建仕商所立之碑,碑文称“江宁府记载敕封天后圣母宫在府治水西门内”,既是“敕封”的,在当时的地位也是颇高的。我们知道,各地的天后(天妃)宫之建造者,有政府、水师与民间诸类型,在福建省外者,多由福建会馆建造。

福建会馆由有不同士人捐资,有士大夫、工商业者和仕商的区别,而水西门天后宫就属于后一种类型。

水西门天后宫现在是一座道观,对于海神天后的宗教属性,学界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说归于道教,有的说自成体系,并不属于道教或其它宗教。我自天后宫对社会开放以来到过数次,往往是香烟缭绕,信众不少。宫内也是道士在引领。对于天后宫这座地方文物而言,颇有人气,比起过去多年的荒废来说,还是值得称赞的。至于宗教的归属问题,不必深究,即以此座天后宫而言,虽是道观,但配殿中却供奉了佛教的观音,这难道不是一种融合吗?至少也是十分和谐的。

对于学界来说,更关心的还是妈祖文化。对南京而言,几百年来有过几座天后(天妃)宫,近年除下关的天妃宫新建之外,也考证出几处天后宫旧址,在溧水与高淳还新建了小型的天后宫,这对研究与关心妈祖文化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福音。

《郑和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7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