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4《观察日记》评改课 教学目标和教学实录片段和点评
(2016-04-12 11:44:44)
标签:
教学目标教学实录点评原生态作文教学 |
分类: 原生态作文教学研究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4《观察日记》评改课
教学目标和教学实录片段和点评
授课教师:陕西省旬阳县双河中心小学
点评:李志远
教学目标:
1.以赏识为主,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以及正确评价同学习作的的能力。
3.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同学的习作。
【点评】三条目标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修改习作,符合课标的精神。如果能加以整合,突出这一次三年级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目标,就会更有效地为教学导向了。是不是可以做这样整合:
1.知道要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作文,初步学习修改观察日记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和标点符号。
2.能以赏识为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同学的习作,提高习作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学第一环节是用本次习作的要求评价一篇学生作文。
师:那么我们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我想找同学来读读。(出示课件)
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 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写成观察日记。 |
生:(读)
师:这是我们这次作文的要求。孙银旭,请你上来,把你的这篇日记读一读。(出示学生作文的投影)
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全身都是灰色的,毛茸茸的,眼睛圆溜溜的,嘴巴短短的,他最喜欢吃骨头,他吃骨头的时候非常凶猛,要是你摸一下,他就汪汪地叫,还咬你呢。他睡觉时候,非常乖,我一叫,他就回窝里去。 |
孙银旭:(读)
师:接下来同学们来看看,他作文写得怎么样?评一评,他按要求写了吗?请大家看投影,再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没有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师:有没有新发现?
生:(几乎异口同声)没有!
师:他没有自己的发现?(稍等了一会儿)谢勋,你说说。
谢勋:有,他观察了小狗的睡觉。
师:说得对!还有没有?
生2:他观察小狗吃骨头,还观察了小狗睡觉的情况,以及小狗的生活习性。有他的新发现。
生3:观察了小狗的外貌特征。
师:对,小狗的外貌特征。那么,哪几句话写了小狗的外貌特征?请读一下。
生3:(读)全身都是灰色的,毛茸茸的,眼睛圆溜溜的,嘴巴短短的,尾巴短短的。
师:你觉得他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有什么说什么。
生3:他的作文写得好。
师:好在哪儿呢?我们应该怎么评?
生:……(没有人做声)
师:(出示课件)
抓住特点。
把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句子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
师:我们要评一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应该从这几方面去评作文,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再看一遍,加深印象。我们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去评。
我们再看看这篇作文,是不是达到这个要求。不一定全达到,达到一两条,也是一个闪光点。
【点评】在学习评价环节,蔡老师紧紧抓住这次作文的要求,耐心引导学生找出作文写的新发现。在这个基础上,按照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提出了三条评价作文的标准,使学生初步知道了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作文。
师:从这几方面来看,他这篇作文写的还是挺不错的。他的那些新发现就是抓住了特点,写出了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我们再来展示一篇作文。(出示学生作文的投影)邹兴滕,你上来读一读。
我家可爱的小猪 我家的小猪,耳朵像蒲扇,身体鼓鼓的,尾巴又短又细,看上去很可爱。 |
邹兴滕:(读)
师:我们来评评,他的这段文字好在哪儿?
生1:他写出了小猪的外貌。
生2:还写出了他的身体特征。
师:对!身体特征就是抓住了外貌的特点。看看老师划线的地方:“我家的小猪,耳朵像蒲扇。”就这一小句,你们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生3:写了耳朵像什么。
师:你是什么看法?
生4:像蒲扇,可以扇风。
师:他由看到猪的耳朵,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到别的东西,想到了蒲扇的样子。写出了把耳朵比作什么?
生:蒲扇。
师:对!文章中使用了这样的句子,就更加生动了。我们今后观察一种动物,也要展开想象,写这样的的句子,文章会写得更精彩。
师:以后,我们评同学的作文时要有一定的标准,一共有三条,它们是——(指着课件)
生齐读:……
【点评】继续学习评价作文。蔡老师引导学生评论邹兴滕同学的作文。他写出了小猪外貌的的特点,展开了想象,把作文写得更精彩。然后再读三条标准,加深记忆。
师:刚才,我们展示的作文,只是开头的部分,还是很多内容没有展示出来。其实呀,后面就有点问题。大家能不能帮他修改呢?
生:能。
师:你们可以继续向后看。(出示学生作文的投影)请读。
他吃食的时候,很奇怪,爷爷说,是谁吃饭的声音,我说,爷爷,是猪吃饭的声音,爷爷说,我还当你吃饭的声音,像猪一样,原来是猪吃饭。 |
邹兴滕:
师:他观察是什么?
生:猪吃食。
师:小猪,我们最熟悉的了,他吃食声音很响。会改吗?试着帮他改一改。我们先说标点符号有什么错误的。
生:没有。
师:人物对话有冒号,引号,还有把提示语放在后面。这个句子就没有用冒号和引号。老师以前教给大家怎么修改呀?
生:用修改符号。
师:那么怎么改呢?看老师怎么修改(用红笔在作文本上修改):把错的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在上面画一个小叉,把正确的写在上面。
改错字或者改标点符号,可以用这个。这叫更正符号。(板书)这叫什么?
生:更正符号。
师:我们才开始学习修改,主要看语句是不是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的不合适的标点。
师:(继续用红笔在作文本上修改)这是写得精彩的句子:“我一叫,他就回……”老师用了这个修改符号,表示写得好的语句。(板书加重符号)这句话把词语的位置用反了,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把他们的位置调换过来。这是调换符号,是调换顺序的。(板书调换符号)
【点评】第二个环节学习修改。蔡老师用学生的作文,在具体修改实践中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做修改了标点和语句,使学生初步知道了修改什么、怎么修改。
师:现在四人一组,来修改同学的作文。注意一定要找出新发现,肯定同学的努力。
生:(四人一组,合作讨论修改)
……
【点评】第三个环节是小组合作修改作文。小组修改既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又是相互相分享的过程;不但在自己的实践中进一步学习修改作文,而且在分享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蔡老师所说的话既强调了她预设的第三条目标,更是落实了“乐于书面表达”的课程目标。
【总评】努力贯彻课标精神,准确落实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导学、导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评价、修改作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作文教学基本功。蔡老师做到了,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