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腐败税
(2012-11-09 00:49:35)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个人见解 |
闲坐在门口的保安处聊天,有位保安说起家乡衙门里公人的贪婪:保安的哥哥要结婚了,去某衙门开证明,打算领结婚证。衙门里的公人拒绝开证明,理由是这两人不符合结婚条件,至于为什么不符合,衙门的人说了,保安的哥哥有肝炎。
——有肝炎只是一个托辞,保安的哥哥其实没有肝炎,但衙门里的人说你有肝炎,你就是有肝炎了,没有也有,必须得有,辩解了也没有用。有知情人开导保安的哥哥说:没有让人白给你盖章的道理,你新婚大喜,去办事连包喜糖、喜烟都不带,太不懂人情世故了,难怪人家不高兴。
最后,托了关系,花钱请衙门里的公人出来大吃一顿,伺候得公人很尽兴,公人展露慈颜,方才把事情给办了。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去镇里的土管所办事,办事的公人每次只交代一件事情,这次说我某个证件没有带,下次说我邻居的字没有签……消遣得我来回不停地跑,最后受不了这折腾,不仅送了烟,还托人人带了话,公人方才一次性把该办的手续交代清楚,并办妥了。
——上个月我在温州本地媒体上看到某地房管所刁难前去办理手续的住户,也是如此这般地挤牙膏式地一次交代一件事情,让那人来回地跑,看完后我就笑了,全国一盘棋,这些公人消遣群众的手法竟然如出一辙,真是贪官污吏所见略同,我甚至都怀疑他们曾经开过全国性的经验交流会。
有个人去开一个培训班,结果从教育局的官员,街道办事处的人员,一直到小区门口的保安,都需要一路打点;这个人我认识。读者可以想象现在要办一件事情有多么的艰难,成本有多高。
你坐在办公室或者树林子里喝茶,确实感到形势一片大好,很和谐,很幸福,但是,只要你开始和衙门里的人打交道,你就会像走进了妓女的下身,不仅腥臭不可闻,还布满各种令人作呕的病菌。公人从来不好好办事,就算给你办了,小小的事情,理所当然应该办的事情,也会雁过拔毛,想出各种办法从你身上榨取油水。这已经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甚至成为本能的反应了。对于衙门里的人而言,前来办事的群众,不是他们服务的对象,而是他们生意的对象,捞取油水的对象,借以发家致富的对象。
群众也习惯了,每次办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为了快一点、顺利一点办好,都要请客送礼。
就算我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前来开证明、敲章、问询的家长,都是点头哈腰的,男的送上一支烟,女的笑容可掬,让我很不舒服,好像自己也是衙门中人。我明白,我只是一个符号,在权力泛化的今天,我这个微不足道的符号,也对应着权力,激起家长对于权力的条件反射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群众长期面对形形式式、大大小小的权力,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具备了条件反射的所有特征。
中国据说是税负比较严重的国家,我不是税务专家,我不太懂,但是,我注意到,中国众多的税种中,有些是公开的,有些则是不公开的:比如,腐败税。
腐败已经渗透进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这个社会,群众在交着各种公开税收的同时,也交着腐败税、潜规则税。可以说,每次面对权力、每办一件事情时,普通群众都需要交腐败税。不仅有明的直接的腐败税,还有各种暗的间接的腐败税。这些或明或暗的腐败税明显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成本:你去衙门办事,请客送礼,得花钱吧?你在购买商品房的时候,你也是交了腐败税的,因为房地产商和官员的权钱交易,变相提高了房价;你去洗浴中心洗个澡,也可能是交了腐败税的,因为洗浴中心给公安的官员提供干股,或者每月上交保护费,这部分费用成本去了哪儿?当然是转嫁给了消费者。你在加油时,当然也是缴纳了腐败税的,因为油老鼠们每个月都要购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名酒,用于个人享受和接待上级。
如果再引申开去,读者就会发现:中国人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缴纳直接和间接的腐败税,在缴纳腐败税的过程中,中国人也付出了压力成本、精力成本和幸福成本。在当代中国,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很难出人头地,混出名堂,在利益至上的社会生态中,正直的人很容易被排挤,被边缘化,大部分人不得不屈从于衙门的淫威,低头顺眉缴纳各种腐败税。这也是腐败税如此普遍和公开的原因。事实是,在我国,有哪位成年人没有缴纳腐败税的经历呢?就算官员跑官要官,也是在向上一级官员缴纳腐败税。
——所以媒体说,中国人是幸福的。我觉得完全正确,简直操他妈的太正确了,我完全支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