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爱唱歌。
小的时候,妈妈带着她到农田里,妈妈在耕作,她坐在扁担上。空闲上,妈妈教她唱歌,妈妈教她许多歌曲,像《摇太阳》《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坐在黄金的土地上,绿葱的树木映入眼帘,暖烘烘的灿烂的阳光烘焙着,她飘荡出的清新小歌儿,与浩瀚蓝天映衬,形成一幅诗意的幅图,真是好不惬意,好不享受……
她越来越痴迷于唱歌。上学了,她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她动听的歌喉打动所有的同学,大家认可她,赞扬她。她也意识到自己在歌唱方面的天赋,她开始想让更多的人听到她的歌唱,并认可她、喜欢她。于是,一个当歌星的梦想在心底迸发。
可这是大山呀,别说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走出这个大山,似乎也不可能。匮乏的交通,崎岖的山路,贫困的交通……
这个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就像伸出双手,总是无法抓到天空的云层一样!
十二岁那年,初一,她登上高高的山顶。她对着蓝蓝的天空,对着山头的那一边,张开双手,多么希望这张开的双臂能成为那振翅飞翔的翅膀呀……
但梦在心底愈是强烈,天天像一把火焦灼着她。
别人说,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靠着你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进入大学,就能走进那个繁华的大都市,才能开启自己的“歌唱之路”。
她信了。她开始伏在桌子上,没日没夜地读书,一年,两年,这很漫长,但她等,她熬。她甘愿让自己的“歌唱”先暂搁一旁,只在某个闲暇的早晨,伴着新鲜的空气,放声高歌,和山林鸟鸣为一体。
终于,她考上了大学。来到城市的那一刻,她知道,她终于可以舒展自己重拾梦想了!
似乎道路在她面前摆开了,可是该怎么闯呢?机会呢?靠自己么?……前途一片迷茫。一连几个星期,她蜗居着。
渐渐地,暂露头角了,她看到学校的一个“歌唱社团”。她不知道这个社团的意义有多大,她只是看到“歌唱”两个字,与她的梦想有关,她便欣喜地报名了。
但社团竟要进行面试、筛选,团长说只招募真正会唱歌的。这可把她紧张坏了。她以为,这个汇聚天下能人的地方,必有许多的“小歌手们”,她怕自己比不过他们。
如愿以偿,她进了社团,她很珍惜。她以一个“低者”的身份仰望他们,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但出乎意料地,此后社团并没有什么活动,只有偶尔开几次例会,毫无实在。
又很快,学校举办“十佳小歌手”的活动。当然,她参加了。只要能在一个地方展示自己,不管这个舞台是大是小,她都会去试试。一步登天、达到宏大的梦想境界似乎不可能,从点滴做起,这点道理她还懂的。
但她落选了,连决赛的机会都没有。
她虽难过、惆怅,但她还是鼓起信念,一如,唱歌、听歌、写歌。但机会并没有那么繁茂,是周期性的。
又是第二年的“十佳小歌手”大赛,她终于进了初赛,但是决赛又失败了。
又进入了漫长的等待。当然,这中间没有任何的表现机会。偶尔唱歌给室友听,在朋友面前献唱几句,如此罢了。
后来,她在网上浏览论坛,她认识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这才让她感觉到一些苗头。聊多了,他们发现竟在同一个城市,他们见了面。他们各有所长,吉他,敲鼓、唱歌等等。有人提议,咱们凑一个团体吧。她们一起聊唱,一起练歌。这些都让她激动不已,她觉得这些似乎跟自己的梦越来越接近了。
再后来,大家说,咱要在出门亮亮相,让别人认识。啊,似乎她开始要在社会上闯荡自己的“歌唱之路”了,她开心极了。
最开始,只是在街头义唱,大家说她们的团队真协调,她唱歌唱得真好听。
但这样的形式,不过只吸引寥寥数人,想要更多的人……于是,他们走进了酒吧,但在这,他们经历了磨难。很多人说他们没有实力,赶他们走。
……
有人说她的声音独特,定能开启歌坛一个“新高潮”。但回望自己的这一路,成就跟失败的比例,啊,一个接近百,一个接近零……
她极度陷入一个迷茫区,她失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毫无成效?她更怀疑过,自己是否是个歌唱的好苗子?自己的路是否走错了?自己这么坚持地走下去是否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当然,这只是在烦躁时候的念头,更多的时候,她是乐在其中的。
在那些满是荆棘的路上还是常伴着小小的胜利,这些胜利让她感动,让她欣喜。她不该怀疑自己,她只是还在过程。
谁能保证奋斗的路途上是一帆风顺的,谁的成功没有经历过挫折,困难是一定的……她抬头看自己喜欢的歌星在舞台上,成功、闪耀,但这是他们成功的一面,在此前的那条奋斗的路上也是像自己这样吧。
但她会努力,一直努力……
有人说,重在过程,是呀,当成功的那一天往回看过去,却没有丝毫的风雨,那看到的彩虹怎么美丽呢!或者说,没有过程,那什么叫做成功呢!
赵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