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2011-06-03 08:41:16)
标签:
体育 |
分类: 体育高考训练 |
在短距离跑的教学中,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会出现很多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各方面提高的过程。教师要研究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下面列举了一些教学中易犯的技术错误及指导纠正方法,供教学中参考。
1.起跑
易犯错误:起跑的第一反应同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不紧,头和上体抬起过早。
(1)明确“预备”时,重心要稍前移,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后脚。
(2)明确“跑”的第一反应是两腿“后摆前蹬”,同时两臂“推摆”配合,后腿前摆不宜过高,着地点不要过远。
(3)练习时,在起跑线前上方合适的距离,设置标志物(绳、杆等),限制学生头和上体抬起的时机。
(4)反复进行起跑接加速跑30~40米的练习。
2.途中跑
易犯错误:
(1)后蹬不充分,上体后仰,坐着跑
指导纠正方法
① 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明确后蹬动作、过程的合理用力方式,建立正确的后蹬技术概念。
② 通过短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让学生加深体会蹬伸膝、踝关节的动作技术。
③ 反复做放松大步40~60米中速跑练习。要求重心要高,前摆和后蹬幅度要大。
④ 指导学生合作学练,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做原地后蹬练习,体会后蹬用力顺序、动作,另一人双手抵其肩阻抗相助。
⑤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腰系橡皮带做后蹬跑练习,另一人用适宜力量牵拉橡皮带配合练习。
(2)前摆大腿抬不起来,向前甩小腿
指导纠正方法
① 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明确大腿前摆的合理姿势。
② 反复做快速跑的专门性练习(原地和行进间或支撑下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让学生体会跑的时候,大腿以膝领先,积极地向前上方摆动的本体感觉。
③ 通过上坡跑、跑台阶的练习,加强大腿前摆的练习。
④ 中等速度跑40~60米,改进蹬摆技术。
(3)摆臂紧张,方式不合理
指导纠正方法
① 通过讲解、示范、原地摆臂练习等形式,规范学生的摆臂动作;要求学生要沉肩,且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屈肘,以肩为轴前后摆动。
② 中速跑40~60米,要求学生摆臂的姿势正确。
(4)踝关节紧张,脚搓着地跑
指导纠正方法
① 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等,建立正确的脚着地部位和方式等概念,体会踝关节的放松和脚后扒式着地。
② 做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等),加强练习。
③ 做速度稍慢一点60~80米跑的练习,进一步体会跑进的过程中,脚着地的方式和踝关节的放松。
3.终点跑
易犯错误:上体后仰,明显减速
指导纠正方法
(1)进一步明确跑“过”终点的实际意义;跑过终点线后,才能逐渐、自然地减速。
(2)结合全程跑练习,反复重点进行终点跑的练习;明确跑的后程,由于体力等原因,后蹬力量不充分,易于出现大腿前摆过高、头和上体后仰的现象,这时要有意识地加强摆臂和加大上体前倾的幅度。
(3)在终点线后合适的距离,设置“第二终点线”,并要求学生跑过第二终点线。
4.接力跑
接力跑中需要同伴之间有较为密切的配合,技术相对较难。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考虑学生的表现,避免仅从技术动作一个方面着手,不放过任何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等教育的时机。
(1)起动标记不准确
指导纠正方法
① 初步确定起动标记后,反复进行练习,并根据传接棒同伴的具体情况、技术特点,做适当的调整;
② 起动时机、速度要稳定,并根据练习效果对标记进行适当调整。
(2)起动不果断,加速没力量
指导纠正方法
① 明确当同伴将要跑到标记的瞬间,即刻起动,且加速有力,每次练习的节奏趋于相同;
② 反复练习,强化动作,视标记起动后,动作与起跑后加速跑基本一样。
(3)传、接棒不准
指导纠正方法
① 明确传棒人要在距同伴约一步远的时候,先发出传棒的信号,再将棒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压送或挑送到同伴的手中;接棒人在听到接棒的信号“接”或“嘿”后,迅速向后伸臂接棒,手臂要有控制,夹紧,尽量不晃,手型合理,触到棒后,抓紧握牢;
② 反复练习,加强同伴之间配合的熟练程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