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的悲观和乐观(三)
(2012-07-07 00:01:14)
标签:
转载 |
(一)
东风不与周郎便,是大多人对银行股生气的一点。银行过去三年多业绩不断的飙升,即便到今年的一季度,仍然红旗招展,换成另外一个行业,股价早就翻了多少倍去了。然后利率市场化之后,降息之后,股价再不断的下跌,最终回到正常的估值水平上。
但银行股做的真绝,不提供任何交易性的机会,让持有者长期的持有了银行股,让他们度过了一年四季。
(二)
交易型的投资者骨子里都是路易十四,我卖了以后哪管洪水滔天。人人盼望牛市,等待股市疯狂。假如股票静默如债券呢?那么,估计百分九十的人都不想在股市投资。
06-07年的印象太深刻,因为时间够近,而且涨幅惊人。一个股市可以上涨6倍,至于其后从6000点跌到1600点大多人是不关心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逃脱。
大多股票其实都是如此,上涨数倍,然后再跌下来,反反复复,制造交易性的机会。
银行的市值太大了,没有交易性机会后,它展示了股市的核心面目,公司盈利能力其实是有限的。再好的行业,也会因为自身过度庞大后,遭遇系统的平衡,回到正常的盈利水平上。
(三)
中国股市的回报如上文所说,每年不会超过百分7。如果扣除交易费用外,即便每年只成交几次,那么,收益可能就会降到5。再多,就不敢想了。大多股票,只是不断上演上涨几倍,再下跌百分50以上,其内在的价值点,其实和银行无异。银行的杯具,只是不利用业绩的大涨大跌来制造更多交易性的机会罢了。
(四)
就银行股来说,利率市场化早就该开始了,但国家在市场化前,送出了3年的巨额利润,为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底气。这之间的耗损也是有的:银行的巨额的福利,由此带来的行业不思进取。
但无论如何,此时才开始利率市场化对长期持有银行股的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的。但预期不宜过高,当我们说有投资价值,是和一般的股票来比,是和债券来比。此外,也是建立在长期甚至超长期的持有基础上。
(五)
牛市,是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投资的预期,牛市只是一个次要的因素。正如保险股的投资,保险股的弹性是一个次要因素。
股市最佳的期望是买低,而非卖高。记不清了,好像巴菲特有说过有些公司不是很好,但三四折买的东西,八折就可以卖掉。
(六)
为什么可以悲观,因为悲观可以让人如履薄冰。
为什么可以乐观,因为乐观可以让人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使无人认同也可放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