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聘会上被挤变形的仅是电梯吗?

(2009-12-17 13:07: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法律探索

 在郑州市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现场电梯被挤变形的新闻已见诸于各种媒体。对此,各界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从图示的新闻中,人们所看到的是黑压压人群和已被挤压变形的自动扶梯,群贤毕至与现场狼藉的场景同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何以会造成如此矛盾的景象,这正是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曾在某媒体的评论文章中看到由此引发的对目前大学生素质提出质疑的文章,称在招聘会上以“奋不顾身”之行为挤爆电梯,反映了应聘者的素质,并且认为这种素质只能成为成功应聘的阻力与障碍云云。细细品味,总感觉这种观点缺乏充足的论据和理由。

    虽然在郑州举行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因为不雅景观的结局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在各地的就业招聘会上所呈现出的摩肩接踵的情景,还是深深地留在应聘者们的记忆之中的。应聘者何以要投入于这样拥挤的人群之中?无非就是为了获取或长或短能够捧于手中的“饭碗”。数十、成百甚至上千比一的录取比率,使应聘者都抱着能够成为幸运儿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味地对应聘者可能存在的争先恐后的行为进行指责,至少是不公平的。同时,在众人云集的招聘会现场,挤破电梯到底是应聘者的积极行为所致,还是客观情况使然,虽然有关报道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可以想见的是,在数万之众被置于只有少量通道的场合,欲表现翩翩之风度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如此说来,将素质的评判简单地用于这样的情景中,只会显得证明力的软弱。

    但从举办这种超大规模的招聘会本身的合理性上进行思考,倒是可以透视某些关键性的东西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然而在逻辑上并不能得出就业政策的实施就等同于举办大型的招聘会。这种形式是否就是最佳或优选之方式,是否就是扩大就业的唯一路径,是值得充分论证的。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应当是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基本职责。而选择切实和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方式,就成为实现服务目标的基本要求。这种服务方式的选择,无论在国外拟或国内都有诸多的经验可资借鉴。问题在于,大规模集中的方式可能会更加显著地体现“政绩”,况且在很多场合招聘会是须购票进入的。倘若真是以此作为选择就业服务方式的立足点,则这种服务本身就是应当被质疑的。

    真切地期望作为责任和义务的就业服务能从实效出发,不要使这种服务仅为“政绩”显现而被挤变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