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血干细胞采集日记(2)

(2009-12-17 12:03: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亲朋好友

2009420 星期一 早晨小雨 后转多云

早上8点到长海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并依老规矩抽血化验血常规并注射“惠而血”。看来医院的病床的确很紧张,被安排了一个加床,在一间已有三张床的病房中再以垂直方向挤入一张床,这对于我来讲不算什么,毕竟也就一个晚上。被通知下午一点半开始采血分离造血干细胞,但究竟在什么地地方采集,经多次询问却没有得到相同的答案。有的说就在病床上抽,有的说要到那里(用手指了一个方向)抽。直到中午自己才在血液内科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一间挂有“细胞分离室”的房间,估计是那里了。

到下午150分,有护士来招呼去“细胞分离室”进行采集。进入室内,最明显的就是一台细胞分离机(高约2米×宽约1米×厚约0.7米),如此庞大的机器如何能推入已拥挤不堪的病房?那些回答“就在病房里做”的人,不是明摆着胡扯蛋嘛?就此事,我倒还有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军队医院与地方医院的显著不同,无论你是患者或是象我这样极少数的干细胞的供体,在医院内都很难得到比较完整、详细的信息。虽然我绝对相信医护人员的科学安排,但对于患者或干细胞供体而言,只需听从即时的命令即可,“冲啊”――即冲、“逃啊”――即逃,无需“参战人员”过多地了解与知情,军队的特色。

进得室内,当然就是躺下。只见“细胞分离机”上已被挂了四个袋子。经询问护士,说分别是“造血干细胞收集袋”、“废水收集袋”、“抗凝血剂”和“生理盐水”,后两个都是要输入人体的,“抗凝血剂”随同回输的血液进到体内,“生理盐水”是在结束时将管内的血液冲回人体。

护士用一根很粗的针(至少是我见过的用于人体的最粗的)刺入左手臂的大静脉(此处为血液的“出口”)。护士一边刺入一边温柔地询问:“痛不痛?”这样的问题委实无法准确回答,因为任何注射都是创伤性的治疗或检查,加之如此之粗的家伙,能不痛乎?但还算是在能够忍受的范围,一咬牙也就完成了。

完成了“出口处”,再另行将针刺入右手臂的“进口处”。据说分离后回输的针管比输出的略细,不过肉眼看其粗细也差不多。然后通过针管注射激素(好象是“可的米松”),护士说该激素会导致亢奋,会影响晚间睡眠(果然如此,当晚睡着的时间不足两个小时)。宋教授在机器上设定了采集数据后,机器开始运作。反正管子中全是红色的血液,也看不出其流向。

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有几个未完全预料的情况:

A.感觉疲惫的程度超过预想。由于双手被分别用于血液的出入,根本无法动弹,从15分钟起就感酸胀痛。护士说可以稍加平移,但在平移时会引起针管对血管壁的刺痛。倒是在2个小时后,因手臂的麻木而使不适感稍降。

B.对我来讲,采集中最大的问题是小便的解决。当然床下是放着尿壶的。但处在床上躺着的体位,实在无法开启“龙头”。虽然尽量少喝水与饮料,但随同血液一同进入体内的还有总共1500ml以上的药剂。经过两次努力均不成功(膀胱已胀至极大),再自行腹部加压行第三次,总算成矣。此时还带来一个意外的效果:原先已分离出的干细胞呈黄色,完成小便后“细胞收集袋”内却一下子呈桔红色,护士说这是因为用力而使血红细胞也进入收集袋(三元色的相互作用的反应:黄色+红色=桔红色),由于压力使红细胞也被打入到机器中了。

C.采集中四肢末端明显的麻木感(不是因为体位未动所致)。据说这是因为采集本身以及抗凝血剂的作用,会引起钙流失而导致的,有的还可能还会有嘴部的麻木感。在进入细胞分离室前,医生关照带好钙片,随时服用。后因感觉麻木厉害,又被注射了一支葡萄糖酸钙,觉得稍好。当天采集结束后,双手麻木不能动弹,手指肿胀,连自行动筷用餐也不行,享受喂食。

D.采集时间较长。以往在网上(包括医院的官方网站)都说是一次采集约4个小时左右,但实际上第一次采集有6个小时。第一次采集完成后,再根据第一次采集的干细胞含量以及第二天的血象,决定次日的采集量及采集时间。

当天的采集从下午2点开始一直进行到晚间8点多结束。结束时双手下垂已无法抬起,系被长时间“绑架”于床上所致,约半小时后才稍能活动。当天晚上住医院病房,听着隔河的第二军医大学各时段的军号,觉得蛮好听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