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6394d19djw1epoaesm7h2j20v90nggpq.jpg
《谁的青春不迷茫》写给我的34岁
刘同
34岁第一天,为后天的年会写了一下午的台本。
写到那些每日相见的人,却难以下笔,除了表面上看到的,以前的他们又是怎样呢?于是和大家坐下来聊天,听他们回忆曾经的故事,数度被打动,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了种种,才能在这里相遇。
春节回家,爸爸坐在副驾驶上和我聊天。关于爸爸,我有太多问题想问,却无法装出一副采访的模样,只能假装漫不经心的问:呃,爸,爷爷家那么苦,你是怎么混到今天的?
我爸想都没想就说:因为我遇见过几个好人。
“最好的是谁?”
“都挺好的,如果一定要说最好的,我以前的师傅救了我的命。”
我从未听过我爸那么详细说他的事,也根本不知道他曾经连命都没了。
“那时单位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住在大院子里,一人一间房。冬天的时候实在太冷了,我的被子又太薄,就把门窗都关了起来,生了一盘火。没想到火越来越旺,睡梦中我觉得自己呼吸十分困难,想动根本动不了,特别难受。然后,突然,全身就变得轻松了,估计人真正濒临死亡就是那种感觉吧,那时的我应该已经不行了。”
“后来呢?”
“后来的事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师傅下班回来,敲我的门没有回应,通过窗子看到我没有反应,就把玻璃砸烂爬进来,把我背了出来,放在通风的地方。年轻力壮的我后来醒了,然后才有了你。”我爸说这些的事情轻描淡写,我坐在一旁如坐针毡,如果我爸当年挂了,我也没戏了。这么一想,心里特别感激爸爸的师傅救了他。
“要不,我们去看看你的师傅吧?”
“几年之前,他走了,最后一面也没有看到。”
“那,还有谁吗?让你后来做人做事减少了很多的弯路?”怕我爸过年被我勾起难受,便转移了话题。
“还有个领导教会了我挺多。当时,大家觉得一个人不好,都在背后说坏话,我也是。后来领导对我说:一个人坏,大家都看得出来,心照不宣,你再去说,也没有意义。但是一个人好,不一定大家都会说,你说出来,也许他就会记住你的好。做一个敢说别人坏话的人容易,做一个会说别人好话的人难。后来,我一直这么要求自己。”
爸爸在说这些时候,我一字不落听进去了,心里很多感慨,感慨为什么自己曾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却不和爸爸聊天听他的故事。心里也有很多庆幸,庆幸今天他能跟我说说他的过去,让我也记得他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爸爸不仅只是爸爸一个称呼而已,他走的路,沉淀下来的感受,曾吃过的苦,犯过的错,都应该是我了解而又从未想要去了解的。
看我沉默不语,他问我:“你记得你小时候给我们做饭吗?把锅子放在火上,里面放了两杯米,一滴水都没放。等我们回家时,你很得意的说,等一会就可以吃饭了,然后我去看的时候,里面的米全焦了,差点没起火。”
“我以前那么蠢吗?”
“那你还记不记得,你3岁的时候,我在教室上课,你从办公室拿了考试的试卷走到教室后面跟学生说,你爸爸是老师,可以让他给你们多打分?”
“我真的有那么蠢吗……”
“那你记不记得……”
“爸,你别说了。我不想知道我那么蠢啊。”
其实我不是不想知道自己蠢,我是突然想和他呆在一个地方,烤着火,喝几杯酒,认认真真听听他说我的故事,认认真真听听他说他的故事。而不是这样,假装漫不经心,却背得下他说的每句话。
过年期间,微博上开始陆续有同学祝生日快乐,祝福在140个字和长微博里,那些细节和每一个字都勾起这些年的每一次相遇与回忆。
如我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生命里全是细节,而非感受。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世界里全是故事,而非评价。
今天的我34岁,我想成为一个能安静感受别人故事的人,确切的说,不是为了感受故事,而是为了更在意我在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