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 中文专业
1999年入读
湖南电视台
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
光线传媒
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
派格太合传媒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
光线传媒
2006年1月至今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这是阿
每次他都说:嗯,徒弟,帮我写点东西吧。
我说:好。
而这次,我不想写他这个人,不想写他和我认识的原因,也不想写他拍的照片。我想写他喝的酒。
阿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平日里看不惯,不小心喝了次酒便把灵魂喝出来,而相遇的。
印象里自己第一次喝醉是在
真是很难喝。我问他们:“白酒那么难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喝?”
一个同学回答:“因为难喝,所以才记得啊。”
十年后的一天,有个朋友说:酒之所以好喝,正是因为它难喝。
标签:
杂谈 |
今年,是我到北京的第十年。
早些年,常有朋友问:以后你会回湖南吗?我都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随后再补充一句:我觉得北京没有归宿感。
说着没有归宿感的我,一待就是十年。
偶然看了一篇关于喜欢上海理由的文章,那些细细末末字字戳心的段落,突然让我想起了这个待了十年的城市。
我在微博上问大家:那些细节让你喜欢上了北京。
很多人写下了自己的喜,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痛。从热门评论往下看,每一条都是一个人生,每一句都是一个故事。原来,那些舍不得,放不下的,并不是什么宏伟的目标,而是嵌入肌肤的细节。选了100条理由,或许有一条能打动你。
问:什么细节或故事让你觉得北京是个好地方?
后海边上刚抽出新芽的柳树。
在火车站听到的不是“让让”而是“劳驾”。
标签:
杂谈 |
《谁的青春不迷茫》写给我的34岁
刘同
34岁第一天,为后天的年会写了一下午的台本。
写到那些每日相见的人,却难以下笔,除了表面上看到的,以前的他们又是怎样呢?于是和大家坐下来聊天,听他们回忆曾经的故事,数度被打动,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了种种,才能在这里相遇。
春节回家,爸爸坐在副驾驶上和我聊天。关于爸爸,我有太多问题想问,却无法装出一副采访的模样,只能假装漫不经心的问:呃,爸,爷爷家那么苦,你是怎么混到今天的?
我爸想都没想就说:因为我遇见过几个好人。
“最好的是谁?”
“都挺好的,如果一定要说最好的,我以前的师傅救了我的命。”
我从未听过我爸那么详细说他的事,也根本不知道他曾经连命都没了。
“那时单位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住在大院子里,一人一间房。冬天的时候实在太冷了,我的被子又太薄,就把门窗都关了起来,生了一盘火。没想到火越来越旺,睡梦中我觉得自己呼吸十分困难,想动根本动不了,特别难受。然后,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