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与死的对抗童言无忌挂号室 发表于 2004-07-28 15:14:16

(2011-10-18 21:04:07)
标签:

杂谈

选这个题目,是因为觉得生命太渺小,幸福却太触手可及,但是没有谁能够去好好的去珍惜。就像你站在动物园里逗猩猩,你敬礼,它敬礼,你鞠躬,它鞠躬,你朝它扒扒下眼皮,它却拾起一根木棒猛敲你。知道扒扒下眼皮是骂对方笨蛋的意思。你又去逗它,敬礼,鞠躬,拿起一根木棒敲自己,等着看它的好戏,于是你看见猩猩不急不慢朝你扒了扒下眼皮……好笑?那就放开矜持的大笑吧,笑完后,你我要知道,就像玩不过猩猩一样,我们最终也玩不过生命,我们只能
              
  荷兰画家梵高有一幅画,叫做《麦田群鸦》,该画的构图由三条岔路展开宽广的麦田。画中几乎没有中心视点,而分散的乌鸦,使画面更显辽阔。梵高使用三原色和绿色来呈现单纯而简明的意象。在这幅画中表达中他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梵高在该画完成后数日在阿尔的一块麦田里开枪自杀,所以这幅画也被视为梵高自杀的预告。一张画,把所有的悲伤和寂寞都注入其中,代替自己抽离肉体的感情,感情安置后,人也走了。死其实并不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死的等待和预兆。而这一切都产生于人在活着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惧。死前最可怕,可是大家起码能够痛苦的去接受。气数已尽,扳着指头算自己的最后那一天是多么痛苦的事。躺在床上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怕自己没有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怕在这个世间还有所遗漏。没带铅笔,没带橡皮,都是不能够再回来拿了。那个曾经被我骗过的人我还来不及道歉,还有那个曾经暗恋了几十年的姑娘,我还是逮不着机会过去真心告白,一切都是遗憾,病入膏肓,想的恐惧远远大过于做的恐惧。陆幼青为自己开辟另一方情感的寄托,他认为有权利比我们先知道,就有义务让我们都体会到。于是《死亡日记》在榕树下沸沸扬扬的生根发芽成长落叶,最后化做所有人的祝福埋葬了自己,得到更多的安详。无所顾忌的走,留下一点对家人朋友的牵挂。于是他放心,因为世界已经不缺他,他也已经不缺世界。俩俩相忘多么的潇洒。

  死也可怕。双手叉腰,河东狮子一大吼,可也不过是一个碗口大的疤,不过是一杯可以一饮而尽的血。死亡是短暂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们,死就死了,是不能用进行时的。很多人幸运的经历死亡后又逃离了死亡,往往忘记什么样的痛苦,心里只有死后余生的兴奋。

  “911”让大多数的美国青年乐观起来,平和的对待人生。生命过于脆弱,人生太不确定。人人都争做人上人,好不容易进入世贸工作,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可最后还是和大厦一块灰飞烟灭。发出人生无常的感叹后,发现只有性生活可以把生活的快乐立竿见影的体现,一切皆要及时行乐。关于死的问题,科学界和哲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分歧。把死亡界定在死和死后两个概念,模糊又牵强。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死后,不妨想想,以后要一个人走,多么孤单和恐惧。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斗将,田山花袋氏在六十六岁死时,问他临终时的心情,他以微弱之声回答著:“想到一个人孤独而去,真感寂寞。”可笑的是,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在其受临终之苦所折磨时,叫著“啊!上帝呀!我的上帝。”

  “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时,“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如病能痊愈,我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这样说著而死去。斯人已逝,哀默大于心死,而死却次之。死是肉身的荒废,不死却是精神上的完美。有一句话很好的反映了精神对死亡的影响,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死有什么可怕,乐观一点,生命即使脆弱,人生即使无常,我们只要天天幸福,天天快乐,找个女朋友一块做童话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住在乌托邦,渴了喝喝露水,饿了吃吃蜂蜜,困了往郁金香里一躺,加上好些灿烂灿烂的阳光,于是我惹谁犯谁,你也都拿我没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