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抢盐者不愚蠢  谣言止于限购

(2011-03-17 18:20:45)
标签:

杂谈

辐射没到,谣“盐”来了。一天之内,抢盐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包括国家盐业总公司在内的多家单位出来辟谣,称中国食盐供应充足,请消费者勿盲目抢购囤积。(中新社 317发改委也发出紧急通知,严打哄抬食用盐价格等行为。

不过,这辟谣似乎不怎么管用。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指导下,老百姓囤盐的机会成本太低;在社会缺乏公信力的当下,这种辟谣无异于自说自话。还不如直接限购来得有效!

大家为什么要抢盐?似乎很少有人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一袋盐就一块钱,买个一百袋也才一百块钱,普通家庭都很容易承受,而且盐有没有保质期,一百袋盐够普通家庭吃上好几年了。据说一位大娘在大家都在抢盐时很淡定,一问才知道她非典时候买的盐还没吃完。谣“盐”来了,其实大家都很理智:当大家都不抢盐的时候,我多买点盐自然是防患于未然;当大家都在抢盐的时候,我更要多抢点。抢盐的成本很低,不抢的后果很严重,于是在这场谣“盐”四起的博弈中,大家都变成了那可怜的囚徒!

先不论谣言四起的背后有没有利益的阴谋,该怎样制止谣言?靠个人?微博上发起了种种“不抢盐”的运动,呼吁大家理性起来,南方某报也将抢盐者扣上了“愚蠢”的帽子。但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抢盐者并不愚蠢,都是出于个人利益理性出发的,这并无可厚非,不抢盐才是不理性的。因此可以预言这样“没有群众基础”的不抢盐运动将会无疾而终。靠媒体?更不靠谱。媒体其实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抢盐运动中已或多或少地扮演了帮凶的角色,家里还有盐的看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往往也加入了抢盐大军中。

靠政府?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时候,只有靠集体理性来矫正这种非理性。辟谣说供应充足,对于个人来说并不说明不用抢盐。目前来看,由政府呼吁限购才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不过限购有风险,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恐慌。解决之道一是限购要得到严格执行,不能这边限购,那边还能方便地买到大量的食用盐;二是要保证盐的供应充足,不能让大家买不到盐。这样一来,想买盐的民众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自然不存在抢购。

抢盐者并不蠢,但当大家都从理性出发做出选择的时候,经常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抢盐是这样,使用塑料袋也是这样,因此国家前两年立法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从大处出发,大胆限购,小心实施。如果连这点谣言都止不住,那真是无“盐”面对江东父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