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卖报月赚六千

标签:
杂谈 |
这年头,做点小生意月赚6000元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卖个小报能月赚6000元,那就有学问了。
http://s4/middle/638da137x95c2cc054e73&690
每天坐35路车上下班,车站总有一个卖报纸的老汉。老汉穿着整洁,看上去精神矍烁。看起来每天的生意都不错。
有一天下班时间不算晚,买了他一份杂志,便和他闲聊了起来。
“老师傅,生意不错吧!”
“嗯,还可以,过得去吧!”
“看您成天忙忙碌碌的,收成一定不错吧!”
“呵呵,养老婆和供孩子读书基本没问题了!姑娘,别看我普普通通,我家女儿可是在南京大学读书哩!学费贵着哩!”
“哟,老师傅,你真行啊!一般人可没您这么大能耐!”
“呵呵,姑娘你可真会说话。不过你倒没说错,我吧,不动不摇,一个月6000块是没有问题的!”
见和我说话投机,老汉打开了话匣子。两年前,老汉在工厂下岗了。下岗工资就那么点,生活的压力,让老汉一天天发悉,老汉开始打算卖报挣钱(制定赚钱目标)。几经挑选,老汉发现35路车总店人流量大,车次多,于是选定在35路车总站卖报(经初步市场分析,选择终端销售点)。
于是,老汉又有了新创意。每天叫卖报纸时,不再叫唤:快报、晨报、金陵晚报,5毛一份,1元两份了。而是换了叫法,根据新闻来叫。什么“伏明霞嫁给53岁的梁锦松啦”、“一个女检查长的堕落啦”(对产品进行分析,挖掘USP独特的销售主张)。果然,这一招十分见效!原先许多没打算买的人都纷纷买报纸。几天下来,老汉发现,每天卖的报纸居然比平时多了一半!同时,老汉还凭借和车站管理员的良好关系,让同样下岗的老婆在车站摆了个小摊,卖豆浆。旁边卖早点的摊点已经有十来个了,带卖豆浆的也有4、5家。而老汉不同,老汉只卖豆浆,而且老汉的豆浆是用封口机封装的那种,拿在手上不会洒出去。比人家多花了500多块买的一台封口机,豆浆价格比别人贵一毛钱。因为坐车吃早点的人通常没法拿饮料,因为怕洒。有了这个封口豆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针对目标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边缘产品)。结果,老汉老婆的豆浆摊生意出奇地好!
这样做了大约半年左右,车站的一家报摊由于生意不太好就不卖了,于是老汉就接下这个地方支起了自己的报摊。但老汉又有不同:买了政府统一制作的报亭,气派又美观(统一的VI认证标识,有助于提升形象)。老汉的经营品种也从单一的卖报纸发展到卖一些畅销杂志(产品线延伸)。销量更上一层楼了。老汉还会根据什么杂志好卖搞一些优惠,比如说买一本《读者》送一份《快报》什么的,因为杂志赚的比较多(促销策略,用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做买赠促销,并选择受欢迎的赠品)。老汉的女儿周末在肯德基打工,经常带回来一些优惠券,于是,这又成了老汉促销的独特武器,买报纸杂志一份,赠送肯德基优惠券一份(整合资源,创造差异化)。
就这样一直做了两年,老汉的卖报生意有声有色。每月的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现在,老汉又有了新的目标,就是附近的有线电厂小区出口的小胡同里再开一家新的报亭(利用成型的管理和共享的资源,走连锁经营路线),把女儿将来读研的钱也挣到手!
听老汉的一席话,收获颇多。卖报卖出这样的经营哲学,这位老汉才是真正的实战派营销人。
编辑
《商道》杂志QQ群②群号:2639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