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八小时之外
(2010-11-24 09:37:31)
标签:
杂谈 |
成功在八小时之外
(2010年7月号《商道》杂志卷首语)
有两件事一直困扰笔者多年:
①自小学到大学,经常拿第一名的人,似乎并不是哪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有时甚至是哪些有点点调皮的学生。
②步入社会8年有余,哪些兢兢业业上班工作的同学、校友,似乎还在为房子车子奋斗。哪些上班不安分,一不小心就想出“鬼点子”捣腾一下的人,好像很轻松的就当上了老板,而且,房子、车子、娇妻现已全部到位。
为什么是这样?在岁月的沧桑和磨砺之后,笔者似乎有所领悟:一,上课有时并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说明他已经掌握了老师要讲的课程。因为在更为富余的课外时间,会花大力气把不懂的知识弄通透,他们会为解决一个难题而挑夜战,而且有愈深入愈兴奋的感觉,他们不会因为到了晚上十二点想着应该睡觉而放弃钻研。总结起来,上课听讲只是学习的官方方式,最终的目的是灵活掌握知识,目的达到,方式不必过于拘泥。二,上一辈子班,才把房子、车子搞到手是这个时代工薪阶层的真实写照,而且,很多人上一辈子班也不见得就买得起房子和车子。哪些并不正儿八经上班的人,一般是不安于现状的,他们的脑子里总在想着怎样才能更快地赚到100万。所以,8小时之内,他们有时会走神或者心不在焉。8小时以外,他们马不停蹄地获取市场信息,通宵达旦地研究技术,而且,他们会很“冲动地”把自己的某个想法付诸实践。一不小心,他们的实践莫名其妙地迎合了市场,于是,他们成功了。换句话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敢想敢做。
努力在8小时之外,一不小心就成为亿万富豪的,首推腾讯QQ公司的创始人马化腾,当今中国最顶尖级的富豪。在深圳大学学习的时候,马化腾的电脑技术水准已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电脑病毒的克星,又能为学校的电脑网络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在决定做聊天软件的时候,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只是想着赶紧能挣钱。马化腾曾经想把他的项目卖给中华网,后者说要到3万用户才买。他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
除了马化腾之外,创办网易的丁磊,曾经连续3年成为中国的首富。相当多的人恐怕想不到,丁磊的第一桶金,大约50万元人民币,而这50万元是他8小时之外辛苦写软件挣下来的。拿着这些辛苦积攒下来的钱,丁磊在一间只有7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国内文坛“四大金刚”,即国内四个版税收入最高的作家———王朔、叶永烈、二月河和海岩中,恐怕只有海岩才会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而不是作家。”目前,海岩的正式身份是:北京昆仑饭店总经理、董事长,锦江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海岩用业余1/10的时间挣到了9/10的钱。
所以,8小时以外,是成功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