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寻找的;只有小路,才是用来深爱的;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刘醒龙
当代文学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桂冠获得者刘醒龙全新散文精选集《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2016年7月与读者们见面了。回家的小路,也是一条走向云端的天行者之路。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文学的根,也是生命的根。“小秦岭”——刘醒龙生命的根就在那里,他不能不写这座小山,不能不写那条总有一堆牛粪在中间的小路,不能不写那一开起来就漫山遍野的“燕子红”。这岭,这山,这“燕子红”,一条涌动着的小路沿途永恒的风景。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的全新散文集,书中精选了游记、乡土、亲情、个人经历与感怀、文化漫谈这五大方面的文章,表达了他对亲情的珍惜,对故乡的坚守,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近乎完美的爱。
作者丨刘醒龙
出版社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丨2016年7月
ISBN丨9787550017344
我们的过去、流浪与敬畏
关于过去/等到我一步一步地离开茅草与水稻,十里百里地朝着城市远去,才发现缭绕在身前身后的还是那条小路——你造就了过去,过去也在教化你。
关于流浪/对流浪者本身来说,除了流浪,其余一切都是毫无用处的。无论精神还是物质,属于他们的唯有流浪——告别浮躁和虚伪,用流浪的方式洗涤自己
关于敬畏/我是一个卑微的人,只想做一些能体现灵魂并不卑微的事情。即使身处凡庸,仍旧对生命保持敬畏——走进刘醒龙的平凡世界,收获一份心灵的踏实与纯粹。
背负乡土,在荆棘之路前行——刘醒龙的文
他是从普通水利工人成长起来的文学作家,却对乡土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情结。
——许戈辉
用他一贯的现实主义目光,审视20世纪前70年的中国大历史,审视小人物的历史命运,写出他心目中的历史真实。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的志向。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
读刘醒龙的散文让我们豁然明白,原来散文并不都是舒适之闲笔。刘醒龙用太多确凿的命运灵悟,轻言细语却又振聋发聩地点出史实的吊诡,时世的虚伪,文明的耻辱。
——《人民日报》
当代文学双桂冠获得者——刘醒龙
刘醒龙丨当代著名文学家,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长篇小说大奖,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长篇小说大奖,庄重文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多项文学大奖。其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圣天门口》《蟠虺》,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凤凰琴》,散文作品《一滴水有多深》《抱着父亲回故乡》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