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孩子的教育寄托给马来西亚的日本父母

(2013-06-11 22:53:28)
标签:

高考

教育

日本

马来西亚

创新

分类: 外边的世界
上周看了一个日本电台的实录专访。日本一位上班族父亲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从今年4月份开始把两个孩子和妻子送到了马来西亚,自己一个人留在日本上班给孩子们赚生活费和学费。一家人分居两地,多半时间的交流都是通过skype,采访父亲的时候,父亲穿着西服,坐在家里的榻榻米上,房间里没什么家具,空旷旷的。
记者问,”为什么要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读书?一个好好的家庭两地分居不是很寂寞吗?”
父亲表情复杂的说,"这是我们一家想了很久以后的决定,不是日本的教育不行,是担心现阶段中小型企业就已经都在走下坡路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不知道等我孩子长大的时候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很是担心,所以趁着孩子还小,给孩子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最起码未来他们选择的路会多一些,不至于非要拘泥于日本国内。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身边成长,这是作为家长来说最痛苦的事,不过最后还是说服自己,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忍痛割爱总要牺牲些什么。“

电视里播放了两个孩子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大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被送进了当地的国际语言学校。小儿子还太小,暂时跟在妈妈身边。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里有很多各种国际各种肤色的小朋友,教学统一用英语,孩子们都是席地而坐,上课时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随便出教室,学习环境很自由。更有趣的是不是老师说学生在听,而是老师不停的在提问,让学生们思考然后回答,这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过程,要比一味灌输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记者问大儿子,”马来西亚的学习开心吗?“孩子满脸笑容的说:”很开心,因为自己喜欢的数学可以按自己的进度走,不用像在日本一样即使学的内容都会了还是要跟别的同学一个进度。“父亲如果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应该很欣慰吧,未来不管怎样,最起码现在孩子是喜欢马来西亚的教育和生活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换来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多选择。愿意迈出这一步的父母是勇敢的,希望孩子们长大了能感激父母当时为他们做出的牺牲和割舍。

近年来,其实移民去马来西亚,让孩子接受多语言环境教育的日本父母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国内的教育本身还缺少真正达到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马来西亚有很多外国移民,即使不在学校学习,每天生活环境里耳濡目染,慢慢也就学会了中文,英文,广东话等各种语言。在东南亚国家里相对社会安定,环境好,中华料理为主,物价比日本低,当地又有很多日企,对于日本人来说算是很理想的移居国家。特别是孩子可以接受多国语言教育,学校的教育方式偏美国,更多挖掘孩子丰富潜在思考分析能力。

18岁为止一直接受中国教育,之后又接受日本教育的我,说实话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同样的学生时代。没资格评论哪国的教育不好,算是自己比较侥幸吧,死板教学实在勾不起我太大对学校的热情,除了学习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学的,可惜多半的孩子们都是在被漫无边际的学海战术和无止境的考试中度过的。都说上了考上好大学才能前途一片光明,可事实证明大学生待岗的人数在逐年上涨,照样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因素里也许包含你家里是否有够硬的背景,有足够的金钱,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理解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在学校听老师听家长的,校门走出后直接被丢到社会上,没人教你,没人再提醒你,只会学习不懂得应变处事待人的,除非你背景足够硬到这辈子不愁吃穿,不然终究会被社会唾弃。

还记得有一次大衣的扣子掉了,跟日本朋友嘟囔的抱怨说:"怎么办啊?扣子我也不会缝。。。"日本朋友瞪大眼睛长着嘴,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我说,"你小学没学过?家庭裁剪学校有教的。基本生活常识。"好吧,我要承认,朋友嘴上说的这基本常识我的确在学校没学过,包括他后来说的厨艺课,游泳课,网球课,课外活动等等我也都没感受过。除了每天啃着课本赶考试,我到底在学校干什么来着?嗯。。。一点儿都回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就代表不重要,印象不够深刻,再走深一步就变成一个100分的模范书呆子了。多少有些庆幸自己高中时有过叛逆期,固执的选择不能再这么抱书啃下去,不然现在自己可能要么就升级到好学生的最高境界做个研究学者,要么就变成只会读书不懂社会人情世故的小废物了。

教育啊教育,都说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孩子,那就把教育别弄得那么死板,不然孩子们被教育出来都失去了个性,就像一个流水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玩具,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凡是都想着靠家长靠别人,就算是抄袭别人的idea,也要有足够创新和企划翻新的能力才能本土化的。让孩子们可以独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书本以外的知识比例也占很重要的分量,都被忽视这么久了,该重视重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可怕的习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