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老人
(2025-08-29 08:36:29)
标签:
365杂谈 |
分类: 记录生活 |
是在幸福院里。
住在家附近的骨伤医院。
应该很疼,与先生同去看时,几乎不能讲话,声音很小。
病房人很多,气味复杂。
还好作为老大的求家嫂已经在老家找到护工,200元一天,预计术后7天就可以出院静养。求哥直接从武汉赶回,亲自带护工一天,次日熟悉了才离开。
但方案之一的打入钉子和换骨盆都不是简单的事。
检查肺部有炎症,等炎症消了才能手术。
手术方案已经定好了,并且病人工作也做通了。
前天听秀珍嫂说疼得哭--疼得哭。怕,担心(手术)做不好,担心(手术)做了也好不了。
昨天下班回来不意碰到骑电车送面的先生妹,说病人想吃面,戴着大口罩,着衣潦草(如同学生的潦草字),如果不是停车招呼,且狗狗一个劲往车上靠,真无法认出。
求哥今天又赶回来,先生一早去与院长谈手术宜,请假,两人均在院里陪着。不料上午院里电坏了,停电不说,电梯用不了,无法做手术。直到午饭时分等一切好了再做的。手术持续了2小时,很顺利,据手术医生说。第二天院长也说做得成功。
今天上午术前又听先生说以后好了,也可能只是能站起来一下下。

但比一直瘫在床上要好得多,关键是老人没有子女。
先生又说周五晚五老爷的哥武汉四老爷也来看了,是女儿开车陪着来的,但看了就直接走了,没有到家里来。
先生说与求哥商量好了:这件事不要告诉老爷子,因而他们也不来家里,怕知道多些事,老爷子见不得一点点事。
自己也爱管闲事,瞎琢磨,其实早失去了掌控全局的能力。自己因失去掌控能力而生闷气、因自己无力来改变现状而作板、更因无法意识到导致这种局面而自怨自艾,从而一方面深怨自己没有能力同时又拖累我们。一方面因具体的琐事而喋喋不休,自言自语,夹杂着咒骂人或狗,无端端的。
每天的工作---每天清晨6点起来就坐在自己的卧室里静等外面买回来早餐(自己从不学着自己出门去过早)等到先生将早点弄回来,通常是一碗饭+一小碗菜+一根油条(或是家里煮好的咸蛋)每次吃前再加热下,稀饭如果不烫就要再在微波炉里叮一下,说是怕吃凉的,但西瓜特别爱,也不觉得是凉的,更不懂得寒性和凉的区别。中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拖着坐便椅一步步拖向卫生间,一楼的卫生间除了我们要用洗衣机外,是专用的。
半晌午,聋耳朵能敏锐听到吴姐的开门的动静,便开始吩咐重要工作:那就是中午自己想吃的内容。尽管每天都是吃的那几样自己选择的样品,特别的固执,如何吃怎样做什么时候吃都由自己作主(吴姐说:自去年下半年起每天几乎都
吃5顿(早餐,午餐,下午餐前+正餐,晚餐有时候是夜里11时,这种情形一般是阴雨天,午休后发糊,老年痴呆症)做法也一样无非就是炒烂点、饭要杠点之类。有时候指着要吃鸡蛋摊的软饼,可以一连吃一周不讨厌。再有时候就是要吃那个摊软饼再水煮的吃法,难怪先生偶尔会这样做给我吃,原来有人这样操作。有时候指着要吃那个外面的锅盔,弄得吴姐到处找,再有一阵子坚决要吃那个糙米,吃了一阵了还是要换成吃精米。我老在纳闷:难道糙米真的比优质米好吃么?
老人通常都有共性:一是固执,固执到骨髓深层次那种;二是很滑稽的思维--譬如说你吃什么,给我会不会是不好的。
甚至哈着老腰,扶着灶台、独自去厨房查看
。

恰巧,有次下班回来、碰到、并意外地听到--是(吃)一样的哈。。。而应迟钝的老人并没有看到听到我的回来!如果没有巧遇这一幕,我永远不会知道原来老人有如此丰富的思维。让你费解。这么多年来的相处居然造成这样的。。。?自认为对老人相当的和善友爱。
回到原话。
我却觉得这件事应该让老爷子知道,正好刺激老年痴呆症,同时也让老爷子明白,日常生活更要小心,千万不能让自己摔了。
又不是纸人,这样的护着,不见得是好事。这是与先生对事情的见解不一。
深居简出与世隔离,更加容易边缘化脱离社会。
不知道多年前的丁克家庭现在是什么心境,会不会觉得到年龄大了身边没有孩子绕膝,生病了没有人照看,心里不知多难受。
昨天(6.24)晚饭吃得晚,先生提出去散步,迅速冲完澡出门。
周一(6.23)五老爷子就在(我的建议并坚持下)从骨伤医院出来转院。先是计划去中医院挂叶梅医生的号,那边有专门坐诊的中南医院专家。想先解决那个老是肺部有炎症的问题,一直有浓痰,并且喉咙敏感,吃不下任何有营养有东西。
然后先生来了电话,电话那头说:出的个馊主意--中医院不收。
为什么不收?
因为从前因骨伤出过事故。
只能去人民医院了。
医院先是到住院部肺部内科,后来不知是医生没有把握不敢接还是觉得要会诊还是怎的,到了夜里,确定还是安置在重症室比较妥。
初步判断可能脑梗或心梗。
先生和求哥一直忙到近转点才回。
先生还是用了心,遇到大事还是打电话和老大商量,免得事情做了又不讨人好。这种民主+集中的改变令人欣慰。
从前先生总是大饣大揽的,其实做得多,最终落得并不好。没有置身事内的人并不能同频共振。不曲解就不错了。
当晚做了系列检查:肺里有血管堵塞,肺气肿,一肝,。。。后续还检出脑里血管也堵了。这五老爷一生都
没吃过这么大亏,骨盆摔断了,手术,疼,肺部炎症持续不消失。但是先生说从骨伤院出来,没有用仪表,五老爷还是蛮清醒的。重症里做了化痰的措施,后续用了球蛋白。然后每天是下午4-5时可以和主治医生沟通交谈,其余时间不能看也看不到病人。这期间,除了每天的营养针就是通过管道直接接营养输送至胃内。先生说到了重症完全没有
严。
这是院方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家簇的意见:昨天六姑父又来了,先生招呼在外面吃饭,叫了一只烧鸡公,一个
汤水饺,另外要了瓶啤酒。先生说特地多叫了菜,让吃不完打包回去吃。来的目的主要是说如果没必要不用进重症,到了重症,钱花了不见得能救好,还列举了例子。第二个意思就是直接送到幸福院。避免花过多的钱。治好了,意义不大。这是老大家秀姐和求哥的意思。前者的意思是不要轻易听从医生的建议,后者的意思就是放弃治疗,直接送到原地让其自生自灭。
先生观察到这个重症与严格意义上的重症不一样,护工也讲了的。
所谓的重病步是单间独护,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有好几位病人,每个护士负责2张病床,责任到人,可以说是24小时有可控的治疗和万一的救护。
而出院回原地就没有这么好弄了,除了没有这个保障,连起码的护理都保障不了,接下来就是生疮等系列危险的状况。那先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医生提议说要做脑梗手术,先生觉得那也是要等到骨头和肺部不适感好转情况相对稳定了再看。
即便到那时候,也要保守治疗。毕竟年龄大了,身体的基本素质也要观察--上一个坎才过,又要迈向下一个坎,等病情稳定了,起码要人舒服些。先生顿了一顿,再就是看生命的自抗能力。。。我无语。不然呢?还问了民政的朋友,说住院用药基本都能报,但重病用药就说不准。
这个观点我倒是赞成的,人道主义嘛。
同时,建议先生与清醒时的老爷子商量下,听听老人的想法,这个大家庭老人不多了,况且这个情况不告诉他,日后总是要知道的,等知道了大家都不告诉他,不知又要如何。先生没有做声。我说我只是建议,毕竟老一辈经历的事多,无论怎么作决定,最后结果如何,整个大家庭是会同意的。
民主+集中的诠
。
在重症呆了11天,然后转至普通房,老人神志很清楚.
先生问:回去吧?
老人很清晰果断地点头...
才送至他的床上不到10分钟,就走了.
看来到了一定年龄,老人还是知道自己的天命.
从入院到走还不到一个月.
据先生说在痛的时候,老人还在埋怨双亲,为什么要生下来...
是的,纵观老人一生,没成家,没子女,人生是不完美的.
老了虽然有个群居生活,还有人照管,有吃有喝有住,却因意外受伤而承受另种苦痛.去了或许不是苦难...而且从入院检查的指标来看,平时身体状况就不好,肺里面有很严重的问题,肝上有问题,如果不是这次突生意外,或许不久的一天也会爆发.那时更会难受.愿老人那边一切平安!无痛!
前一篇: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