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dcwfy
ldcwf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70
  • 关注人气:1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咏流传》笔记(8)

(2018-04-01 21:00:13)
标签:

大明宫

墙角数枝梅

琵琶行

东吴

琼楼玉宇

 

主持人撒贝宁: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

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各位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我是主持人撒贝宁。

韶华易逝,沧海桑田。

当古代的文人面对时光的流逝,既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也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举,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劝诫,《经典咏流传》拂去岁月的尘埃,带你在诗词经典中,静听光阴流转。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人们都说,自从《水调歌头》出来,中秋词可以尽废,为什么?就是因为在这首里边,苏轼从天上写到了人间,从他远隔百里之外的兄弟,写到了他对人生渴望团聚的一片畅想,所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给我们展现的好像他要去追求一个仙境,其实不是,他说了,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对于人间的分分合合,那领悟得是非常透彻的。所以在苏轼的身上,既有一种仙气,也就是说他当时就像坡仙一样,他身上又有一种浓郁的烟火气、人间气。所以我们看到的苏轼,既是那样的飘逸,又是那样的亲切,这种仙气和人间气在他身上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个我们万世万代都喜爱的苏东坡,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当中的一段精彩的乐章。

 

二、《在那东山顶上》节选

【清·仓央嘉措】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白白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脸容,

浮现在我的心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仓央嘉措十四岁之前都是生活在农村的,见得山见得水,所以他是个真性情的少年。虽然他天天在布达拉宫里面,在修炼、在读经,但他的心是向着真情和自然,他渴望爱情,渴望真实的性情,所以仓央嘉措曾经说,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几个句子你就感到这个人多么浪漫,他用他自己的情歌,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全部内心,让我们感动、流泪、咏叹,成为世间最美的一个伟大的情郎的经典。

无论是藏族、壮族、蒙古族,还是其他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当中的一条支脉,我们共同的汇聚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只要我们继续着文化的汇流,我们的文化就会始终灿烂,如新月即出。谢谢!

 

三、《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为什么你会磨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你唱的是曹操的诗。而曹操呢,从来就不是个一般的人物。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北征乌桓。他为什么要北征乌桓呢?因为他不把北方的少数民族平定了,他无法南下,南征赤壁呀!他的志向是要统一全国,他首先把北方平定,然后再往下把东吴打下来,东吴再打下来,下一个就是刘备,所以他志向是非常广远的。

还有一首诗,跟《观沧海》写在同一时期,就是《龟虽寿》。

曹操写这些诗的时候,是五十三岁,曹操在《龟虽寿》里怎么说的?他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已经把自己比作是一个老人了,但是,没说我做不成事,我事情还没做完呢。所以他气魄既大,志向又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你说得对,他不是光看到了海,他看到日月星汉,都从这里涌现出来。那涌现的是什么?涌现的是天下大同。

曹操在他那个年代,胸怀天下,今天我们做任何工作,包括吉克隽逸今天唱的这首歌,也有胸怀天下的这种感受,只有胸怀天下,个人的小我才能变成大我,才能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才能给我们唱更多的好歌。谢谢你。

 

四、《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这首诗虽然长,但人们比较容易将它背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诗里头,没有特别难懂的字和词,这是白居易写诗的一个特点。他的语言是比较平易的,虽然语言平易,但是用情很深,所以只有言浅才能传播开,只有情深才能回味无穷。《长恨歌》其实根据它的诗本身来讲,当时就被京城女所唱。而且在唐代的时候,像有一些诗,它分为诗歌和歌诗,这个歌诗是诗歌当中的一部分,它就是用来唱的。像这个《琵琶行》,在当时如果按照白居易本人写的如实的话,它本身就是让这京城女去唱的,它就是歌词。

这个诗写的时候,白居易当时四十四岁,他就被贬到了江州做司马,江州就是我们现在的九江市,在庐山脚下。所以我们理解这首诗的时候,不是说他被贬之后,生活立刻陷入窘困当中,不是,他苦的是心里边,他不能抒发他的怀抱。所以呢,这个晚上他本来跟一群朋友喝酒,喝得(时候)没有音乐,大家觉得不爽,准备要散伙,正要散伙的时候,忽然,忽闻江上琵琶声,突然听到有人弹琵琶的声。因为白居易是从长安被贬到地方上来的,他一听觉得这不是我们长安的音乐吗?然后,添酒回灯重开宴,移船相近邀相见,把这个女主人请出来,这才发现是一位女性在弹,弹完之后,白居易他们就听出这个弹的音乐里边有心事。

实际上,这个女孩在弹自己的往事。所以,自言本是京城女,下面一大段都是在讲,我其实原来也是在京城的,后来,老大嫁作商人妇。然后,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我自己一个人,夜深忽梦少年事,我想起我原来欢乐的时光,我现在很伤心。哎,白居易一听,全都对头了,原来你也是从长安等于说流落到这个地方,所以他一句很经典的话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的境遇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晚上我听懂了你的音乐,因为有感于你的音乐,我就为你再作一曲《琵琶行》,请你给我们共同唱出来,一边听,他就一边哭,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哭得最伤心。

但是你不要忘了,这个时候这个女性跟他的地位其实差别很大,但是白居易却能说,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这说明在这一刻,白居易没有把自己凌驾于这个弹琴的琵琶女之上,这个在1200多年前的那个社会,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首诗给我们传递太多的东西,的确是一部伟大的经典。

五、《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一个像钢铁一样坚强的人,在中国古代这个传统的社会,没有像在凌寒里头绽放的梅的这样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做成事情,所以你看他这首诗写得很巧妙。他说,墙角数枝梅,在一个角落里,枝枝丫丫地绽放着那么一点点梅花。然后,凌寒独自开,它不是一大捧的梅花在那开。然后最巧妙的是,所有人都误以为在墙角堆的那些白梅,只不过是雪,其实当你走过的时候,有暗香盈袖,这说明他是有生命的。所以这首诗是一个关于一个生命的诗篇。所以刚才汪伊美在那跳舞的时候,我感觉她就像梅花一样,她传递给我们的是坚强的代表她们个性的暗香。

 

六、《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这个严格来讲,王维这首诗,还不是写在盛唐最盛的时候。

因为我们知道唐代最盛的时候,是在开元天宝时期,所谓开天盛世嘛。玄宗明皇、李杨爱情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王维写这着诗的时候,公元758年,就在头一年,公元757年的时候是什么呢?是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的节点。对,这个虽然安史之乱,让唐代的国力急速地衰减,但是毕竟打赢了。

这个诗的名字叫《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说白了就是早上大家去上班,但这个上班是不同寻常的,是上大朝,就是一个很盛大的仪式,庆功的那种感觉。那么,其中的有一个官员叫贾至,这个人的职务非常好,叫中书舍人,说白了,替皇帝起草诏书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最高层公务员,他的官职很高,他先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朝贺的时候的这种心情。然后很巧,王维、杜牧、岑参都和过这诗。当时盛唐最著名的几位诗人,也同朝为官,这是很罕见的。然后唱和他这首诗,都写了,以王维这首诗最为著名。特别刚才小撒提到的,那个阊阖、拜冕旒,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以这两句虽然写的已经是盛唐的尾巴上的事儿了,但就这点尾巴,那也是龙尾呀!就这尾巴上的龙尾扫一下,都能让你窥见到当年盛唐的那种巨大的气象。

做为一个很地道的西安人,我对西安可以说是非常之了解。

1200多年前的长安,是非常伟大的城市。为什么呢?我可以给大家报一些数据。长安当时的面积是84平方公里,它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都城。这个诗里边写到大明宫,我们知道,现存的最大的宫殿群是哪里?是故宫。但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最大的宫殿群就是大明宫,大明宫的意思就是太阳宫,因为大明者太阳也,被称之为千宫之宫。大家说,那我还是不知道它有多大,它相当于四个故宫。大家说,那我还是不知道它有多大,那我告诉你,它相当于五百个足球场。

然后呢,这个唐长安城是一座非常包容和开放的城市,怎么讲呢?当时有所谓的东市和西市,当年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长安,就从这西市主要是胡商,也就是招商引资的外商,他们主要在西市那聚集,我们现在说买东西,就这么来的。

而且长安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0%是外来人口,是外国人,国际化的程度很高,这些人不仅在长安做官,参政议政,而且有的人还掌握了兵权。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很著名的尉迟恭,门神,于阗人,不是中原人。包括什么安禄山、史思明,包括很著名的阿倍仲麻吕,就是那日本人,日本人做官做到御史中丞,这是非常大的官,管百官的核查和纠察的。所以当时的唐朝的包容量是非常大的,在那你能找到各种人,我们现在长安有经常出土的文物,可以找到有黑人的俑,有白人的俑,有罗马人,出土的各种的外国的货币。所以这个大明宫是唐代的象征,长安也是唐代的象征,这是非常伟大的一座城市。                  (图片来自互联网,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