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堂山的秋天

(2016-11-16 07:18:10)
标签:

旅游

照片

杂谈

仙堂山的秋天

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为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深秋时节,我和家人如约回到了故乡山西长治,在办完该办的“事情”之后,我们慕名前往位于襄垣县境内的仙堂山参观游览。仙堂山,距离长治市区60多公里,相传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高僧,佛学家,经译家和旅行家法显大师剃度受戒,成名隐居的地方。仙堂山,重峦叠嶂,风景优美,常年祥云缭绕,夏可避暑,冬可御寒,是太行山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公元399年,法显大师以60多岁之高龄,西行西域天竺取经,历时15年,游历20多个国家,取回了大量的梵文经典,这比盛唐时期的唐三藏到“西天”取经足足早了200年,堪称中华真正的“西天取经第一人”。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的秋天
仙堂山,原名“九龙山”,因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有如九龙辉腾而得名。早在1600多年前,仙堂山就有了娲皇阁,仙堂寺(又称“五泉寺”)等寺院,山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间殿堂林立,流光溢彩,“无地不蓬莱尘寰有几,重峦饶风趣世俗全非”,人们只拿它与山东的蓬莱仙境相媲美。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仙堂山初有佛寺,曾经有一位高僧隐居于仙堂山上,潜心研究佛文经法,住持寺院佛事,使得仙堂山及仙堂寺名扬中华大地。“功成名就”之后,这位高僧却悄然隐遁而去。这位高僧,就是法显大师。

 

释法显(公元337——公元422),俗姓龚,并州上党人(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上马乡龚家沟村。也有一说他是山西临汾人),自幼家境贫寒,三岁时剃度为沙弥,成年受具足戒后,感叹律藏残缺,因而发愿要前往西域寻求戒律原典。公元399年,法显大师与惠景,慧整,慧应,慧嵬等一行僧人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取经。他们先后游历20多个国家,历经千辛万苦,足迹遍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印度等国。在完成讲经,学习,取经之大任后,法显大师只身搭乘商船,跨过印度洋及东太平洋,经历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渡过惊涛骇浪,从海上回到山东。回国后,法显大师与又他的助手潜心研究,翻译出原典经书四十余卷,共百万余言,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以及游历各国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佛教文化等写入亲自撰写的《佛国记》(又称《法显传》)一书中,成为后人西行取经的行动指南。


中华“西天取经第一人”,法显大师对仙堂寺及仙堂山的建树,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对佛教文化的传扬,可以说是光耀千古。坊间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年法显大师在海上东归途中,遇上大风大浪,在爪哇国(今印尼)“耽搁”停留了半年之久,这“不合乎情理”。而“实际上”是,船队在烟波浩渺的太平洋上,中途遇上风浪“迷了路”,飘洋到了南美洲。还有人专门就此发表文章,认为最先发现南美新大陆的,不是公元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哥伦布,而是公元五世纪的中国高僧法显大师。法显大师,实际上是“发现南美新大陆第一人”。

哈哈..!要真是这样,这世界航海史,甚至世界历史岂不是要“重写”啦!


秋天,是仙堂山最美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深秋仙堂山之行,“收获”还真不小。

 

 

(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