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

标签:
照片旅游风景杂谈 |
如果说大唐芙蓉园是古都西安的一张新名片,那么大雁塔,就应该是西安一张“资深”的烫金名片。
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今天的印度等地)取经带回的经卷和佛像而专门修建的佛塔,由于样式仿造印度雁塔,故名“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与一般的佛寺“先有佛塔,后有寺院”不同,大雁塔是先有寺院,后建佛塔。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长孙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报请太宗皇帝在长安城边兴建寺院。太宗恩准并赐名“慈恩寺”。寺院建成之初,曾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李治(唐高宗)即位后,特别为寺院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改为“大慈恩寺”。公元652年,高宗又在寺内建造佛塔,用来保存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经书经卷和经像舍利。因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所以又名“慈恩寺塔”。由于后来官家又在长安城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就被称作“大雁塔”,而荐福寺雁塔被称作“小雁塔”。
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64.7米,南北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底边长85.5米,塔基现高4.2米,塔刹高4.87米,共七层,每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飞檐等仿木结构。塔上还有佛足石刻,唐玄奘取经足迹石刻。在大唐鼎盛时期,大雁塔可是长安城最高的建筑。早在1961年,大雁塔就被国务院发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雁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