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二宜楼

标签:
照片旅游杂谈 |
说起福建土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永定(土楼)和南靖(土楼)。永定以“客家土楼”著称,初溪土楼群和洪坑土楼群,还有振成楼,可谓是“大名鼎鼎”。南靖则号称是“土楼故里”,怀远楼,和贵楼,尤其著名的“四菜一汤”和“云水谣”更是蜚声海内外。然而,你也许不知道,福建最大的土楼却是在漳州华安,中华(圆)土楼的“大哥大”是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
上个月到武平梁野山,返回福州的路上,我们顺便拐到华安仙都,慕名前往二宜楼参观。
据记载,大地村“二宜楼”兴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为“乡饮大宾”蒋氏十四世蒋士熊所建,占地930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呈双环圆形,外环高4层,直径73.4米,外墙厚达2.53米,整座楼分成16单元,共有大小213个房间。二宜楼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是我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神州第一楼”,“国之瑰宝”之美誉。
二宜楼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独具特色,装潢装饰精巧华丽,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楼内共有壁画593平方米226幅,彩绘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还有砖雕,石雕,刺绣等,这些在福建现存的3000多座土楼中是独有的,在中国古民居建筑中亦属罕见。
“一统世界无贵贱,平分空间无大小。”与一般旅游景点不同的还在与,二宜楼现在仍然为蒋氏后代所聚居,共有36家住户,200多人。偌大的家族生活在一起,可谓“香火旺盛”。大家平等相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让人羡慕,令人赞叹。
说起“二宜”一词,其实很有“讲究”。“二宜”,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之意。二宜楼依山傍水,楼背后层峦叠嶂,近处小丘绵延逶迤,山前地势平坦开阔,楼前小溪清澈潺潺,小桥,楼阁,翠竹,村舍点缀其间,青山绿水与大楼黄墙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一派田园风光。
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其中有永定(土楼),南靖(土楼),还有华安(土楼)。而华安土楼的代表,就是二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