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

标签:
照片杂谈 |
按朋友的说法,既然到了重庆,还应该去看看大足石刻。好,咱说走就走!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原来的大足县)境内,距重庆主城区160多公里,也就两小时车程。
大足石刻造像最早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多属于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列,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大宋,到完成历时250多年,是中国古代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经典之作,可与中国“四大石窟”齐名。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曾分别于魏晋时代和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过两次造像高峰,到了公元8世纪末,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石刻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开始,经历200多百年的时间,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成就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发展高峰,也为中国石窟艺术增添了宝贵财富。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是游览了大足石刻之宝顶山景区,而真正的“大足石刻”,是包括大足县域内102处,1030窟,50000余尊宗教摩崖石刻造像的总称。
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时期,造像历时70余年,在500多米长的山岩崖壁上,近万尊雕刻造像宛如一卷卷连环图画,气势磅礴,生活气息浓郁,前后内容相连,雕刻无一雷同。其中,尤以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最为著名,千手观音像更是被视为“宝中之宝”的“国宝”。
只可惜,千手观音像等经典石刻造像最近正在修缮中,没得仔细看...
宝顶山大佛湾处,有一“川东名刹”——圣寿寺,始建于南宋,算来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圣寿寺依山构建,庙宇巍峨,雕梁满目,雄伟壮观。而宝顶山下,景区停车广场,山门,大殿,“大足石刻博物馆”,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旅游服务设施正在兴建之中。这些新建筑与原有的景区连在一起,那是“相当的”有规模!
大足石刻,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而早在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石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到重庆,还真得去大足石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