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翠郊古民居

标签:
杂谈 |
朋友去福鼎,问有什么可看的,好玩的。我回说:上太姥山观风景,到沙埕吃海鲜,再到翠郊古民居看看。
翠郊古民居位于福鼎市白琳镇翠郊村,距市区20多公里,也就半小时车程。
翠郊古民居是当地吴氏家族的私家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距今有260多年的历史。
吴氏家族乃是“帝王之后”,修建这所宅院的吴大官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第104代玄孙。
翠郊古民居占地1398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由320根木柱支撑,大院有26个天井,六个大厅,十二个小厅,共有房192间。据说,建造这所大宅历经13年,耗银2万两,工程高峰时有上千人参与施工。
翠郊古民居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宅院布局巧妙,房屋纵横交错又紧密相连,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弘跋扈,又有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是“江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体古民居”。据介绍,翠郊村一带还有三处类似的古民宅,只是规模略小一些,而这些民宅的所有者均为当地吴氏家族。
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也就是著名的宰相“刘罗锅”,与吴家关系甚密,当年随乾隆爷下江南时曾到过吴家,后来还写下“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相赠。
到福鼎,不妨到翠郊古民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