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婺源(一)晓起

标签:
照片杂谈 |
五月,江西,婺源。
没有了油菜花,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车水马龙,婺源显得是那样宁静。
这样的婺源,绿色的婺源,也许更真实。
婺源的鹊起,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而这一切,都源自它一段“美丽的传说”。
据记载,我D前任J总的养父江上清,祖籍婺源,他是江石溪的第六子。而江石溪,就出生在婺源晓起。
这晓起村,“风水”也真是好的不得了!
村前,段莘水和晓起水交汇流过。村后,山上古树园千棵古樟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
还有大叶红楠木,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
有山,有水,足见“晓起”之灵性。
尤其这古樟树,清风袭来,阵阵香气袭人。樟树,能趋利避害,能给人带来好运!
到晓起看什么?导游小妹介绍的很精练:一“樟”;二“井”;三“宅”。
这一“樟”,指的就是这棵千年古树“晓起神樟”。
据说,绕着这棵“神樟”走三圈,就会给人带来好运...
二“井”,是一口双眼井,名“双井印月”,位于晓起村中央。
这“双井”可有些年头了,它始建于唐末,开凿于宋代。
“双井”的大小井用途不同。小口井是打水前用来涮桶的,大口井才是用来打水的。
这“双井”水质清澈见底,里面还养了鱼。水井养鱼,这里面可是有“学问”的。
导游小妹介绍,水井养鱼目的有二:一是防止有人投毒;二是用来检测水质。若水质有问题,鱼就...
都说南方人精明能干,果不其然!当然,这“后面的事情”似乎也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这三“宅”,就是三个大院。其中以清末茶商汪允璋和汪允珪兄弟的“继序堂”和“礼耕堂”名气最大。
其实,晓起村的“深宅大院”不只三家。有“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等等。
典型的“徽派建筑”,青石铺就的小巷,众多的商家店铺,无不折射出晓起曾经的辉煌。
晓起村,始建于公元787年。可谓“千年古村”。
晓起,既有南方独特的小桥流水,绿色田园,又有香格里拉式的宁静悠远,更有朴实的民风民情。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千百年来,晓起养育了一批又一批达官贵人,能人志士。
如今,晓起迎来了又一次“辉煌”。
导游小妹毫不掩饰地说:婺源能有今天,要感谢“老人家”!
晓起呢?当然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