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四门桥

(2012-03-25 09:02:25)
标签:

照片

杂谈

十四门桥 

周末,到号称“福州第一河鲜”的大学城石门街某河鲜楼品尝河鲜。

福州临海,常吃海鲜。海鲜吃多了,换个口味,尝尝河鲜,倒是不错。但吸引我的,是窗外那座石板桥。

这石板桥名“十四门桥”,说起它,还真有不少故事...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建于宋代(公元1079年),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东西走向,横跨闽江支流溪源溪上,全长102米,桥面宽1.8米,平梁式结构,全石板构成。它有13个舟形桥墩,两墩相距4—6米不等。虽然不能同赵州桥,洛阳桥

相提并论,但在福州,这十四门桥,还是“小有名气”的!

有名气的,还有这捐资建桥的人。

据介绍,当年捐款建造这十四门桥的,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富甲一方而不盛气凌人,称霸一方,且乐于公助,仗义于乡的林氏三兄弟。这三兄弟不是进士,就是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开闽都统使,声名显赫。难得的,是他们做

 

 

了官,有了钱,能为乡里乡亲办好事,办实事。“为解除乡民烦忧,方便生产耕作。”

溪源溪属于闽江下游支流,这里小溪河叉比较多,又受闽江潮水涨落的影响,当年百姓村民来往耕作多有不便。

建成这石板桥,大大方便了乡亲百姓。时至今日,谈起这桥,周边群众对林氏兄弟还敬仰三分。

可这十四门桥,也“多灾多难”。

史上,它曾几次被洪水冲毁,多次修缮。远的不说,2005年,“龙王”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和洪水就曾重创十四

门桥,至今依稀看得到它的创伤。也就是那场洪水,上游溪源村附近,武警某部教导队营地被洪水冲毁,几十位

武警学员被洪水冲走,成为建国以来我军“非战斗人员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特大事件。

十四门桥,见证了历史。

十四门桥所在的闽侯上街,过去与福州隔江相望,那是乡下。现在这里崛起了一座大学城,十几万人学习生活在

这里。高速公路从旁边穿过,即将动工的福州地铁2号线,起点就在不远处的石门街口。

十四门桥,正在见证新的历史。

 

十四门桥

文人们说,十四门桥融山水树荫之间,犹如一幅水乡美丽画卷。

明代郑元韶“十四门桥”诗写道:

              西望旗山数里遥,

              寻常春涨阻耕樵。

              而今游客过多少,

              忆渡溪源十四桥。

 

而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建桥者林氏三兄弟,“富甲一方而不盛气凌人,声名显赫而又乐善好施”,留一世英名。

再看看现在这些当官的,有钱的,官二代,富二代...

桥边矗立的石碑,在赞美先人,也在警示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踏青.鼓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