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中的血腥

(2015-10-28 12:54:03)
标签:

杂谈

从前的牛仔和红番电影,英雄开一枪,歹徒倒地,在他的胸口有一弹洞,一丝血液流了下来,表示已经死亡。

 

 好人和坏人对打,拳脚交加,最后一人倒地,嘴巴和额角有一点点的血。

但观众像古罗马竞技场的暴民,对血的要求愈来愈高,轻微性流出,已不能满

足,他们再一嘶叫:给我更多,给我更多。

  

当今电影中的血,已经不是流,而是喷的。

  

用的当然不是真血,荷李活和日本的化妆品中,有一种叫血浆的东西,用化学红花粉,加上蜜糖做出来。放入保险套中,包成一个血球含在嘴里,咬破后一口喷出,演员也不觉难受。

  

至于身上中枪,那是把血浆放进一个个的塑料袋,份量多少,看导演的暴戾程度。用一片硬皮保护演员的身体,以胶布贴紧,上面放血包,同样以胶布贴紧。血包后面藏着一个小型、像药丸胶囊的引爆器,通着电线,开关掣在演员手中。

  

导演一喊开机,演员就按掣,引爆器一爆发,连同爆开血包,血就喷了出去。事前别忘记,在演员衣服上用刀划上几道,才能爆得好看,否则屡屡失败。

通常是以加速的拍摄,慢镜头放映来强调,如果大家留意一下,还可以看到中枪的演员手中,是握着开关器的。

  

这种技法,在意大利西部片里,还不成熟,要到森•毕京柏导演手中,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永远充满这些镜头。  

那么用在刀剑上呢?从前的戏,总是英雄一刀斩下,歹徒啊的一声倒地,接着看到他身上流出了血。到了黑泽明,他说高手过招,只要一记,非表现中剑效果不可,就在《穿心剑》一片里,反派身上装的已不是血包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电压的喷筒,里面是一加仑一加仑的血浆,像喷泉那么溅飞开来。

  

血腥可以成为暴力的美学,也是贱价的惊栗。没有看过的观众,一下子感到官能上的刺激,非常之过瘾。东方的已看惯张彻电影中的手法,但外国片商们并不欣赏这种不合荷李活常规 zoom zoom去的不安稳镜头和凌乱的剪接,直到他们看了合理的运用。

  

这导演就是郑昌和了,邵氏把他从韩国请来,此君颇为学院派,学足荷李活片的拍摄,也跟着潮流拍武打片,拍了罗烈做主角的《天下第一拳》,戏中的对打,最后把对方的肚子抓破一个洞,挖出肠来。

  

当然是道具部做出来的一堆猪肠和一大把血浆的玩意儿,但外国人看了尖叫,当地片商把戏名译为《五根手指的暴力》,在意大利卖个满堂红,成为第一部在外国成功的港产片,比李小龙还要早。

  

其实在艺术性的处理下,震撼力比挖肠更厉害,《码头风云》( On The Waterfront)中马龙白兰度的拳脚搏击,虽是黑白片压抑着鲜红的血,但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血腥的构成,由血包爆出的是一堆堆,从喷水器撒出的是一滴滴,构图并不太漂亮,就连后来史匹堡的《雷霆救兵》( Saving Private Ryan),血也喷得像浇花的水。说真实感没人看过,在电影上的画面又像太假,不是观众心目中的血花四溅。

  

这种理想的画面,在什么地方才能看到呢?当然是漫画了。电影中血腥的完美镜头,出现于《战狼三百》( 300),由真人和计算机动画结合的拍摄,令到从人身上喷的血,可以凝结成一个完美的画面,是多么地令人叹为观止。

  电影历史上拍摄的战争场面,给《战狼》这部片子一比,也都失色了。也只有这种手法,才能表现出战场中过关斩将,见马砍马,见人杀人的血腥,手臂飞出,头颅断掉,没有了计算机动画,根本不能逼真。

  

这种技巧,让电视剧《史巴达克斯:血与沙》( Spartacus: Blood And Sand)重复又重复。

  

竞技场中的互杀,都是血肉横飞,十三辑的片集处处是血腥和暴力。这些不止,又加上讲个不停的粗口对白和一直出现的男女裸体,以及性爱,成为继《罗马》之后,最好看的一个古装连续剧。

  

每集播完,片尾都打出字幕,说这是反映罗马时代的荒淫,为求真实性,是必须的。

  

这当然是借口,还是影评家说得对:「这么一个小本经营的制作,又没有一个大明星,非用这种手段来卖钱不可。」

 

 「怎么可以那么大胆地表现性爱,怎么可以那么血腥暴力!」大家都那么问:「又怎么可以在电视上放映?」

  

我们得从西方的水准来看,这种血的表演,早在纸张漫画书上充满,近年来的大杀殭尸电子游戏中,头颅爆裂,胸膛开花,已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在一个比漫画、电影和电视更血腥的社会里,校园连环杀人事件环生,真实比其它媒体更要残酷。

  

也许,让人在幻想中满足了潜伏性的血腥,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减少一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影中的血腥
后一篇:電郵分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