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 机

(2014-07-17 10:30:47)
标签:

杂谈

电视台来做访问,要我讲近来香港的饮食趋势和变化。我想,有两点是重大的。

第一,所谓的「私房菜」不断增加,已有数十家了。政府还没立法管制它们时,可以在一间商业或住宅的大厦的某某层开一家,不必领正式的牌照就能营业。租金便宜,装修简单,节省人工,阿猫阿狗都能照开。但是怎么让客人知道在甚么地方有甚么东西吃?

登广告的话不单费用大,也有被食物管理局拿来当呈堂证据,随时告上官去的可能。不必担心。打个电话到报纸和周刊泛滥的饮食版,编辑们正愁着没有数据大作文章,当然会派个记者和摄影师替你免费吹嘘,剩下来的,就是靠口碑了。

我尝试过好几家,老实告诉你,是失望的。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但没好好利用。本来,有个好厨师,又招呼周到,就有生意做。但多数「私房菜」都做些所谓的 Fusion菜,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要飞。竞争之下,一定会一间间被淘汰。好的一定生存下去,只是到时政策一变,诸多管制,就麻烦诸多。

第二,大陆名餐厅的开设。

「小南国」、「张生记」、「王家沙」等等,借日本人的话,纷纷向香港「进入」。

都去试过,味道不错,有些还在装修方面大花本钱。大陆人喜欢在私人房进食。做官的不想坐大厅被人看到嘛,这种方式,代替了香港地方小,座位尽量多的想法。

这些餐厅有的是独资,有的合营,但都给香港人带来就业机会,是件好事。问题在于能否保持老店的水准。一味迎合香港人口味,变成没有特色,危机就将来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龙和吃
后一篇:婚 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