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路

(2012-03-14 19:5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香门第

这是《一路向南》封面上的一句话。

看完《搭车去柏林》和《一路向南》之后,总是感觉还是刘畅自己写的那本好,论文字可能比不上后者,但是行者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感悟明显更直白更能打动人。

其实每个人在有些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抛弃一切,什么都不想,背上行囊,随便搭上一辆车,去哪都好只要不是自己呆的地方,因为现实的生活中有太多羁绊缠着你,面对生活之前我们每个人都高喊着出淤泥而不染,到最后都在现实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书里有一句话“我的生活像是在墨比乌斯环上爬行的蚂蚁一样,蚂蚁一直以为能从纸的开端爬到纸的末端。爬到末端才发现其实又到了开始的地方。”那怎么办,有人选择破坏掉这个环,可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墨比乌斯环剪开后是两个相连的环,你不要以为你能改变环境,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另一些人则选择跳出这个环,走出去,去看那看外面的人和事。都说旅行时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道理没错,但其实在路上才是最好的状态。

刘畅跟谷岳都不是有钱人,按刘畅的话,他们是把在北京能买到一个卫生间的钱拿来旅游了,但他们选择的方式是我们不习惯的,甚至是觉得不安全的——搭车。其实我总心里佩服这些行者,有些事我们只在梦里做过,而他们在现实中成功了。草原,雪山,阿拉斯加的北极光,落基山脉的牛仔,山顶上的孤儿院,独自开着房车的老人……所有一切,都是不能磨灭的的记忆。

看书的过程很享受,随着文字去了哪些梦一样的地方,合上之后很感动却有点失落,自己能有一天也这样吗?那样不顾一切的去做自己想做的是去想去的地方和自己想在一起的人,只是上个大学而已自己就已经改变了那么多,我们都习惯了遇到事情思前想后恨不得什么事都拿来做个投入产出的比较,弄个风险评估,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愿意相信别人吗?患得患失过后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你看到的微笑都是真的吗?你给出去的双手都是暖的吗?记得他们俩买到二手车第一次搭别人时的过分热心,还记得在孤儿院两个人帮忙拆家具时累到不行,就是这样一份善良纯洁到无以复加的心,才能保佑着两个人一路都有贵人相助,完成了这段近乎不能完成的路途,换别人不一定能做到,人们都会被他们的勇气所打动,其实他们也许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我想出发,所以我就上路了,前面是什么,不重要,能到哪里,不重要,人生本该随遇而安。

不敢说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做一个背包客,但是这两本书带给我的不只一份这样的冲动。最爱旅游卫视那句广告词:身未动,心已远。就把人生路当做一次长途跋涉未尝不可。走下去,不顾一切地走下去,不论结果的走下去。

http://s8/middle/6383f2dfxbba8c4e96297&690

(PS:写完后才发现猴也写了这个,嘿嘿,不是故意的啊,还有,地球那么大的感谢送给小熊弟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