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11月5日《它如果活着,应改名四季》

(2013-01-28 17:08:50)
标签:

美食

武汉

分类: 高记铺子[专栏]

它如果活着,应改名叫“四季”

高小蛮

 

作为一枚美食工作者,看到曾经钟爱过的馆子被他杀或自杀,心情如同宝玉悼晴雯。
“小心翼翼藏着它,从不将枯燥无味的公事饭局约在此;也生怕它,有朝一日被拓开大路,变成大摆婚宴的场所;它曾是我作为东主的骄傲,每有远方好友到,会将它作为头牌隆重引荐;热情地与老板攀谈,对心仪菜肴不吝赞美,希望它能成为武汉的百年老店;某盘鱼,某株花,某个小妹,某天映在湖里的月光,某个给你带来幸福感的傍晚……”
呵呵,写不出宝玉悼晴雯的《芙蓉女儿诔》。
如果有个外地好友,难得来一次武汉,只能有机会吃一餐饭,你会带他去哪里?补充,你们都已过而立之年,眼界阅历,早已不是携手蹦跶户部巷吃油炸糍粑就能满足的了。
风景,要高分,相信再出众华丽的餐厅包房,来自北上广的他最多淡淡一句“这么贵,何必呢”。唯有武汉独有的自然风光,能令他印入脑海一晚难忘;
菜品,要地道靠谱的本地做法。不能不承认,无论粤杭川鲁,武汉都找不到能在全国排上第一梯队的馆子。唯有湖北菜,谁也做不过咱,何必扬短避长?我们有比海鲜更细嫩甜美的湖鲜,有比撒满麻辣香料更显鲜美的简单蒸煨法,吃过,才记得武汉。


我来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馆子……”它符合以上条件,很是难得。
因为它难得,开了10 年,尽管被号令停停关关风波无数,却令食客们难分难舍。大家偷偷留下老板电话,隔三差五问“开了么?”
记得第一次见它,5 年前的初冬,风雨交加的傍晚,沿东湖一条羊肠颠簸土路,朋友开车七拐八弯,昏头昏脑地下车,顶雨冲进简陋的木楼包间,哆嗦着叫老板赶紧上菜。
一锅白滚滚的鲜汤鱼丸,一大盘黄亮亮的烧野鸭。前者嫩滑鲜美,是老实的手打鱼丸;看了看鸭掌,果然无欺,肉紧实越嚼越喷香。初见印象,这是一家脱离重盐重油重酱油趣味的农家饭。
那天天气差,只有我们一桌客人。老板满面红光,豪爽地来请我们喝杯酒驱寒,问他大儿子做的菜咋样,自豪地说,他二儿子烧的臭鳜鱼才叫顶呱呱,改天来吃。


第二次见它,春暖花开,念念想起“桃花流水鳜鱼肥”,口水汩汩,等不到中午就赶去。
明媚春光下,发现它真正是个藏在东湖的美丽佳处。朝落雁岛方向,一路田埂白鹭闲停,开到路尽头停车。农家院内,除了湖畔的竹木楼,荷塘盈盈,木楼前是遮天蔽日的紫藤,正值盛放,地上薄薄一层淡紫色花瓣。
看到饭桌,更忍不住欢呼鼓掌:这地段,也太无敌了吧!桌子摆在伸出湖面十多米的栈桥露台上,直望湖对岸楚城磨山。耳畔不是喧闹的食客笑骂,而是鸟叫声和波涛声;嗅到的不是呛鼻的油烟味,而是夹杂水草味的清
新凉风。真正湖光山色,真安静啊,七八张桌子,一桌占一个露台,互不干扰。
那顿饭的主角是臭鳜鱼,铺满一大盘,鱼肉用筷子轻轻一拨,如书页般翻开,白嫩的鱼肉,入味非常。这原本是安徽的做法,因湖北鳜鱼肥美,更为出众。又炒了一碟院里新鲜刚摘的香椿芽,喷喷香的一顿饭。


第三次见它,仲夏,想看荷花了。这家荷花自不必说,荷叶也超大巨高,
都快漫出塘外来了。紫色牵牛花四处攀爬,老板说每年结籽后都特意四处撒播。可惜是傍晚,花都收拢了。
坐老地方,有农民划来渔船,凑问要下湖转转吗?忽然,老板对着湖中央几个人影大喊,菜都上桌了,快回来吃!接下来的景象令我瞠目:三四个年轻男女,如“水上漂”一样,从湖中央朝这边走来,湖水只没到他们的胸和腰!
原来这里真是东湖的一处怪异地形,岸上看,与别处深潭丝毫无异。湿透的游客们嘻嘻哈哈爬上栈桥,用毛巾浑身抹抹,抓起筷子就开吃。很快,又有食客点完菜,就麻利扑通下湖游泳。
我们点了一桌“荷宴”。新鲜整张荷叶包裹的粉蒸肉,清香扑鼻,半肥半瘦,毫无增减的乡土做法;自家塘产的“荷塘三宝”,莲子米和菱角出奇地嫩脆鲜甜,还有一碟荷叶尖炒鸡蛋。
吃到兴头,老板推荐,加点一份稚嫩的湖产小龙虾,比武汉别处的铁甲大虾都要小,现点现杀,但肉要嫩滑甜美一些。


第四次见它,时近中秋,黑夜前去。我到今天都怀疑是幻觉,因为看到的是比平时足足大一倍的红月亮,湖面上看,格外明亮晃眼。那天我们不为吃饭,只想找个清幽自然的地方聊天。只来一盘炸枯的小鱼小虾,配上老板自
摘自酿的桑葚酒,已够醇美醉人。
……
这家名叫“荷香楼”———不好意思,我忽然认为,它应该改名叫“四季”。
它远离了鲁磨路那一条喧闹排场的农家饭店,独占一角,孤芳自赏。路线偏僻,非本地贪嘴熟客难以寻找,所以很少有游客或团队前往。
可惜,前不久,我给老板打电话定位置,吃惊听到他决绝的告别:“关了关了,再不开了。”上网查新闻,果然。


如今,我很少再约人去东湖吃饭,因为不知道该去哪儿。
东湖边现在的馆子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装修奢华的商务宴请包房,菜品以高档粤川菜为主,用落地大玻璃把你和东湖隔开,吹的是空调风,价位高昂,若请好友前往,反而生分了;二种是假山假湖农家饭,远离自然湖畔,却费大力气掘地三尺的人造景点,大堂动辄百桌,被旅行团、婚宴场挤满。
前不久有老友来,想去东湖边吃饭聊天,他主动建议说,咱就去湖边烧烤吧。我犹豫说,稍等,好像武昌只准在森林公园烧烤,我打电话问问,免得被抓罚款。果然,东湖不允许。他凑过来补充说,哈哈我忘了,听说你们武汉也刚禁止用木炭烧烤啊。


国庆我去到澳洲墨尔本,在精致如梦境的皇家植物园,看到中央湖畔的餐厅,一边吃饭一边看天鹅的老人们;在风景如画的亚拉河畔,看到一排公共免费使用的BBQ 烤炉旁,那些悠闲烤海鲜的家庭。
和朋友们闲聊,发现不只是澳洲,法国、新西兰等地也是如此,海边、湖畔、河畔那些开阔绝美的一线水景边,多有出色的餐厅和咖啡馆,供人们休憩欣赏。猜想,他们八成有好法子,能将污水垃圾合理地收集处理,不流入湖中一滴,两全其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