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末东郡太守大聚会

(2022-04-06 10:54:50)
分类: 读史札记

汉末东郡太守大聚会

 

东汉末年,经过桓灵二帝的反复折腾,刘姓王朝已然是千疮百孔,朝不谋夕。蝗旱水三灾不断,瘟疫肆虐,豪强大族横行乡里,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再也没有皇帝的威权了,但却因此跳出早夭宿命,活的仅比开国皇帝刘秀少了点而已。自公元189年开始即皇帝位,至220年被曹丕废掉,共在位31年,然后做山阳公至234年,54岁才寿终正寝,也算东汉之异数笑谈了。


汉献帝在位的31年间,名义上当然还是汉家天子在朝,但完全的傀儡木偶。秉政者先是“大坏蛋”董卓,再是“大奸贼”曹操,天下群雄并起,据兵自立,互相争战不休。此段时间,一直要延续到曹丕篡汉自立,三国时代真正到来,故可称之为“前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


189年可称为递变之年。是年,灵帝死,少帝立,宦官灭,董卓乱,继而少帝废,献帝立,纷纷扰扰,忙个不停。董卓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四海汹汹。此汉末大乱之始也。


18912月,东郡太守桥瑁第一个竖起反董大旗,诈称京师三公传信各州郡,历述董卓恶行,号召各地举兵讨伐。至190年正月,关东各路诸侯,通过酸枣会盟等一系列操作,公推袁绍做盟主,组成讨董联军,“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董卓西走长安,天下扰攘,四海如沸,英雄争战拉开帷幕。


桥瑁,字元伟,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本太尉桥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甚有威惠”。在东郡太守任上,对于讨董联军的组成,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同年,因与兖州(东郡盖归属兖州)刺史刘岱交恶,为其所杀,其职位被刘岱部属王肱所代。

王肱,籍履不详。191年秋,农民起义军“黑山军”十余万人从河北渡河进入东郡,太守王肱抵挡不住,兵败被杀。曹操引兵大败黑山军于濮阳。此濮阳者,盖指两汉之濮阳,史上亦称西濮阳,后省入卫南,即今滑县之卫南坡一带,时为东郡治所。“袁绍因表太祖(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三国志》)


曹操治东郡于东武阳,即今南乐县韩张镇一带,时为河北之地,袁绍所部。因其地已非滑属,故不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桥瑁任东郡太守之前,曹操曾被提名为东郡太守,但却称病,未曾赴任。


192年冬,曹操自领兖州牧,羽翼已成,遂任命夏侯惇为东郡太守。与此同时,袁绍也任命臧洪为东郡太守。臧洪仍在河之北的东武阳上任,夏侯惇则在河之南的西濮阳履新。


夏侯惇,字元让,《滑县志》如此描述:


沛国谯人,少以烈气闻。曹操初起,惇常为裨从征伐,操拜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郡守。


或东郡治所竟在白马!


其后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选贤任能,左征右讨,逐渐成为北方霸主。196年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东郡便也一直在曹操控制之内,成为北击袁绍的前沿阵地。而臧洪之东郡,最终因叛离袁绍,为其所杀,东郡丞陈容亦同日而死,史称“一日杀二烈士”。东武阳之东郡至此不复存在。


200年,冀州牧袁绍自据黎阳(今浚县),派颜良包围白马(今滑县)进攻东郡太守刘延。刘延只有大约三千兵士,自然不能破围,但依然能够做到坚守待援,也算得猛将一员了。然后,曹操命张辽、关羽驰援,关羽刺颜良于万军之中,白马之围遂解。《三国志》载: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其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东郡治于白马之记载复见!


刘延,籍履不详,其时得任东郡太守,可谓要职,白马一战,天下闻名。不过,当时遍地跑的都是名将,刘延的光辉被压制不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综观东郡太守,在汉末这三十一年中,可籍于史者,约有桥瑁、王肱、曹操、夏侯惇、臧洪、刘延六位。曹操与臧洪任职皆非滑境,故不为述。可述者,桥瑁、王肱、夏侯惇、刘延四位,堪称斯乡名宦也。


谨此聚束,为两汉东郡太守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