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的早晨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时差还是没有倒过来。各种觉还没有恢复,不困也不饿,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极其混乱。每天都是四五点钟就醒,睡意象是瓦蓝天空中的一丝薄云,细弱得看不分明,被风一吹就彻底不见了。
今日睡到五点,脑袋里的一根神经“叮”得一下就响了。再也睡不着,起来将昨日煮的绿豆汤舀了一碗喝了,又煮了玉米,吃了一个苹果,将书桌上的书整理了一下,看了表,不过才5点半。就开了电脑把这些天拉下的博客扫了一眼,天色倒已大亮,看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已过去一个多小时。
在椅子上坐着,分辨不清自己的情绪到底是高还是低,是愉快还是沮丧,都不分明,也不想仔细琢磨,就那么坐了一会儿。
每个人写出来给别人看到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新浪这一枚博客我至今不很习惯,因为过于公开,很难写一些私人的东西,快的浅的思维分分钟就迅速传到网上,大家也就这么看看,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有的微博里面,最爱看的是小工的。她写的很少,每天就那么一两条,可是日子过得舒坦,是我羡慕与喜欢的那种日子。
在外晃荡的时候,有一个午后独自在山林中坐着。鸟语啾啾,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在脸上,静得能听见云浮动的声音。那一刻,心里是宁静的。可这静太容易被打破了,每一次我回到上海,总感到不适应,大家以一种怎样的步伐在过日子呢?大家说的谈的,都是一些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空荡大事。政治,这么滑稽的事情与我们有关系么?我只在乎吃下的这碗饭,当下喝的这一杯茶,晚上做的那一个梦,年纪大的时候能在自己的院子里静静读一个下午的书,云在明朗的天空里浮着,每一口空气都是干净的。
旅行的时候,有一个下午自己开车,在四周都是广袤沙漠的地方前行。那一刻关心的,只是前方的路,前面的那几辆车,没有什么别的思绪,想到最喜欢的舒国治写过的句子,“公路,寂寞者的原乡,登驰其上,不得不摒弃繁杂而随着引擎无休止的嗡嗡声专注于空无。”专注于空无,有的时候你必须借助这种专注来平复内心,无需有逻辑的专心于想一件特别的事儿,脑中的轨迹也不必在乎,只是不让它空置着就好。
最好的度,是虚度。
这些年,行过许多路,看过许多书,却对自己前方的路始终不明朗。我以不投入的看客心理感受着陌生的一切,明白这世界上原来有这样多的可能性,而非我们世界里这样的单一。但你在这样的模式里待得太久了,有了自由却很难迈出那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每个人都说,你应该怎样怎样然后怎样,我心里很澄明,那样的话不会快乐也不真正想要。饥饿得太久,一旦饱食,难免有种错愕的失重感,那不是一颗理想的平常心。
此刻的心理,大概用朋友的话说,就是“这一来一回中,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瓦解了。……时光并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它扫荡一切,不顾你内心的挽留,无情地将一切一笔勾销。不管你回头多少次,那边终于变成空荡荡的一片。”
旅行的这段时间,拉下很多事情。必须一样一样打起精神做完。日子嘛,不也就这样一点点往前去了。
http://s10/middle/6377b042ga6e26bde87c9&690
旅途中看见的最喜欢的一棵树。
今日睡到五点,脑袋里的一根神经“叮”得一下就响了。再也睡不着,起来将昨日煮的绿豆汤舀了一碗喝了,又煮了玉米,吃了一个苹果,将书桌上的书整理了一下,看了表,不过才5点半。就开了电脑把这些天拉下的博客扫了一眼,天色倒已大亮,看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已过去一个多小时。
在椅子上坐着,分辨不清自己的情绪到底是高还是低,是愉快还是沮丧,都不分明,也不想仔细琢磨,就那么坐了一会儿。
每个人写出来给别人看到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新浪这一枚博客我至今不很习惯,因为过于公开,很难写一些私人的东西,快的浅的思维分分钟就迅速传到网上,大家也就这么看看,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有的微博里面,最爱看的是小工的。她写的很少,每天就那么一两条,可是日子过得舒坦,是我羡慕与喜欢的那种日子。
在外晃荡的时候,有一个午后独自在山林中坐着。鸟语啾啾,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在脸上,静得能听见云浮动的声音。那一刻,心里是宁静的。可这静太容易被打破了,每一次我回到上海,总感到不适应,大家以一种怎样的步伐在过日子呢?大家说的谈的,都是一些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空荡大事。政治,这么滑稽的事情与我们有关系么?我只在乎吃下的这碗饭,当下喝的这一杯茶,晚上做的那一个梦,年纪大的时候能在自己的院子里静静读一个下午的书,云在明朗的天空里浮着,每一口空气都是干净的。
旅行的时候,有一个下午自己开车,在四周都是广袤沙漠的地方前行。那一刻关心的,只是前方的路,前面的那几辆车,没有什么别的思绪,想到最喜欢的舒国治写过的句子,“公路,寂寞者的原乡,登驰其上,不得不摒弃繁杂而随着引擎无休止的嗡嗡声专注于空无。”专注于空无,有的时候你必须借助这种专注来平复内心,无需有逻辑的专心于想一件特别的事儿,脑中的轨迹也不必在乎,只是不让它空置着就好。
最好的度,是虚度。
这些年,行过许多路,看过许多书,却对自己前方的路始终不明朗。我以不投入的看客心理感受着陌生的一切,明白这世界上原来有这样多的可能性,而非我们世界里这样的单一。但你在这样的模式里待得太久了,有了自由却很难迈出那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每个人都说,你应该怎样怎样然后怎样,我心里很澄明,那样的话不会快乐也不真正想要。饥饿得太久,一旦饱食,难免有种错愕的失重感,那不是一颗理想的平常心。
此刻的心理,大概用朋友的话说,就是“这一来一回中,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瓦解了。……时光并没有为我们留下什么,它扫荡一切,不顾你内心的挽留,无情地将一切一笔勾销。不管你回头多少次,那边终于变成空荡荡的一片。”
旅行的这段时间,拉下很多事情。必须一样一样打起精神做完。日子嘛,不也就这样一点点往前去了。
http://s10/middle/6377b042ga6e26bde87c9&690
旅途中看见的最喜欢的一棵树。
前一篇:在高处的亚洲(部分)
后一篇:不抱怨,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