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散记(六)

(2011-02-21 15:50:52)
标签:

元阳梯田

游记

旅行公略

休闲

分类: 旅行

第五天·131日·元阳·最美的风景是在路上

起床时,雾仍然很大。一米之内便看不见人影,对面的人像是猛然从雾里钻出直接站到面前的。稍不留意,就被吓一大跳。

昨天晚上到得太晚,天亮之后,这个叫做“新街镇”的地方才隐约在大雾中现出轮廓。

新街镇算是老区,基本上已经弃用,整个镇子的中心就是昨日下车的长途客运站,一栋两层楼的矮楼算是站台,后面一片空地上停了一排大客车。

出汽车站,是一条宽容一辆大客车通过的简易水泥路,两边是一层楼的平房,并排开出饭馆超市,饭店的污水就直接倒在马路上,整条路全是泥浆。再往前走,就是一些零散的小摊,鸡装在狭窄的方笼子里砌了几个高,卖蔬菜的也在一边,最多的竟然是卖爆竹的,大约是快要过年的缘故。

全镇最高的建筑是5层楼的梯田大酒店。外墙竟然刷了时尚醒目的嫩黄色,标有三星标志。就立在车站边上50米开外的位置。

整条街不过几百米长,从头走到尾,不到10分钟。雨天淌泥,晴天就尘土飞扬。我去过很多中国的小县城,卫生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建在山间的小城,因为一个汽车站而繁忙起来。车来来往往,司机拼命摁喇叭,一部摩托停在路边,道就全堵上了。大家对于这种噪音似乎见怪不怪,在车辆间挤进挤出,对于高分贝的噪音充耳不闻。

我在路边当地人的饭馆里点了蔬菜,又要了半只鸡烧汤——不管天气如何,必须尽管走出这个小镇,往山里去,即便看不到梯田,空气也是好的。有必要在出发前先喂饱肚子。

吃饱后,我去梯田广场(其实也就是停车场)找前往梯田景区的车。不高兴讲价,挑了辆已经开出去的中巴拦下,就这么上路了。

 

雾比新街镇更大。完全看不见引擎盖,中巴在一团迷雾中前进,连两边的山都辨别不出来。我的脚边塞了一只鸡,起先它还叫唤,车狠命蹦跶几下后,它就一动不动了。难道被颠死了?

真糟糕!我还在沮丧。这么大的雾,别说梯田,连路都看不清楚。这么千里迢迢得赶来,就是为了找到那样吵闹的车站睡一觉,再颠簸78个小时回昆明么?

我与一只不再动弹的鸡一起,坐在一团迷雾中,摇摇晃晃得往山上奔。有那么一刹那,我甚至觉得这并非在人间,倘若那只鸡突然站起来冲我说话,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吧。想到这儿,不得不再次向那只不再动弹的鸡,投去同情的一瞥。

嘿,我说鸡兄,咱俩的遭遇也差不多呢!

 

正当我以为就要这样一直混沌到景区时,山突然清朗起来。车绕过一个弯后,突然奇迹般钻出了浓雾——路的一侧是绝壁,下面则是连绵的梯田,而太阳,竟然在云层的一角露了个小脸,那些梯田蓄满水的镜面上倒映出一片金光。

神奇的大自然!

我不再与仍然一动不动的鸡兄对话,眯眼打量窗外的景色。

虽然车窗上积满泥巴,虽然车里的人还在抽烟,但窗户外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堆满视野,雾气一团团从远处的山谷下面爬升上来,在那些苍翠中弥漫回旋,以缓慢的速度向我们这边的山腰扑来。

到了一定海拔,雾气就会散尽。或者有时候在山的背面的转弯处,也会积聚水雾,但只要绕过那个弯,就再次是朗朗青山。

比最高明的魔术师还要神奇。

 http://s8/bmiddle/6377b042g9cc62c2d1757&690

我在多依树景区下车。这里因为海拔较低,所以仍然一片大雾。

什么也看不见,景区自动取消门票。大雾中只看到新修的簇新的木栏杆一排一排伸出去,脚下则是弥漫的浓重白雾。

“你往下走一点,前面有一段应该可以。”景区的工作人员给我建议。

没错,刚才车子爬坡转过坝达时,的确可以看见一泓泓水汪汪的梯田,披着太阳的金光。

景区的厕所全用木头搭出,还有新刷的油漆味。我方便了一下,在景区休息区装了热水,没有碰见一个游人。新搭建出来的观景亭在山脊上伸出,雾气在脚下奔腾,一团一团清冽的冷空气往脸上扑。我决定穿过雾区,步行下山。

千百年来,哈尼族人世代居住在这里,开垦出壮阔的梯田,山间有成千上万人踩踏出的田间小道。开辟景区后,才在山间凿出一条车道。

这条车道,玉带一般悬挂于山间,上边是陡峭的大山,下边就是哈尼族人用智慧开垦的梯田。无论是山还是田,都一片苍翠,眼睛吸足养分,像被水洗过一样。

我用手机定位了一下步行的方向,就这么随便走走好了,走不动了再伸手拦车。我沿着眼前的新路信步往下走。远处的雾气从那座山头缓慢爬升上来,到达某个位置后便一团一团簇拥在那儿蛰伏不动。

安静极了。需要重新调整耳朵才能重新适应的安静。

我听见我的脚在自己对话:左,右,左,右……有多久没有在大自然中专心走路了呢?纯粹的没有任何目的性,并不赶着去哪里的“为走路的走路”我清晰得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踩在石子路上的咔嚓声,硬质的塑胶鞋底磨擦着地面。远处的山间有鸟叫,田间有虫鸣,一条黄狗沿着梯田的曲线边缘往远处跑进雾里,风吹过林梢发出沙沙声……

令人彻底放松下来的田园风光。

双腿交替前行,继而带动身体向前。技术性地分解体会,就是由腰腹和大腿使劲并带动小腿脚掌,抬腿,再移步换另一条;脚跟先着地,紧接着整个脚掌落于地面,前脚掌着力,脚跟抬起。在一只脚的脚跟着地的瞬间,另一只的脚尖刚好将要离开地面,与此同时,也就将身体的重心换到身体的另一边,一秒一毫也不会差错。头顶天池穴位置有一根看不见的绳提住整根脊柱,从上到下贯彻到尾椎骨。肩膀尽量下沉,双耳远离肩膀,头正身体不晃仿佛顶有一碗水,双手微幅有力摆动。

我从一本小说中看到过,“无论何种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总会从中产生某种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没错,在哈尼族人充满智慧结晶的梯田间行走时,我第一次从自己的身体上体悟道:人是能够直立行走的高等动物——通过“步行”这个简单机械的动作。

我想,我会长久记住在大雾中穿行的经历,并在很长时间内怀念着意料之外的收获。

在大雾中走山路的体验是奇妙的,雾从山脊升起来,躲在背阴的位置,有时候界限仅仅相隔几尺。在雾中与不在雾中,空气的湿度温度都不一样。只需拐个弯或者往前走几步,就能钻出雾区,太阳照耀在山头,勾勒出一圈金边,比最完美的金镶玉还要漂亮。

我舍不得伸手拦车,一口气走了3个小时。直接走到了坝达景区。天公不负有心人,太阳终于在这个位置钻出了云层几分钟,我站在观景台上,看见了传说中壮阔的元阳梯田。坝达景区的梯田规模最大,落差也最大,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蝉联几座山头,覆盖整个V型的山谷,据书籍记载,梯田最低处海拔144米,最高处2939.5米,落差达2795.6米。叹为观止。

大自然只显现了几分钟真容,很快又隐回了大雾中。我往回走拦车返回住地,再度颠簸摇晃,新街镇又已经蒙在深厚的大雾中了。

其实,有没有看见梯田已经不再重要。那三个小时在雾中穿行的经历,让这一行的颠簸折腾变得值得。

http://s3/bmiddle/6377b042g9cc649902bb2&690
这张是我拍的。下面这张是别人拍的,那要碰上天气好而且器材好,最关键是你可能要在那儿待上好几天,等那一束刚好从云层里钻出的光。
http://s12/bmiddle/6377b042g9cc64aafaa1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