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园里名亭会: 独醒篇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清朝梁章钜为沧浪亭题的一副集句楹联。
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是欧阳修长诗《沧浪亭》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中摘取的。当年沧浪亭原是孙承佑的名园别墅,大诗人苏舜钦只花了四万钱将别墅便买下了。而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则是取了苏舜钦《过苏州》一诗中的名句。
浪沧亭本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孙氏私家别墅名园,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大诗人苏舜钦被贬为庶人而泛舟吴中,因租居的土屋狭窄炎热而感觉气闷。苏舜钦便花钱购得了名园,并在园中临水处建了一亭,取名沧浪亭。因《楚辞
. 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显然,苏舜钦先生是从中借来“沧浪”二字作亭名,同时苏先生还自号是“沧浪亭翁”,写了一篇《沧浪亭记》而记之:“...
...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
亭上“沧浪亭”三字和亭柱上“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楹联,则是后来清代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愈樾所书手笔。
这座“沧浪”名亭,我曾在苏州观赏过,而今欣欣然,却是在北京“陶然亭公园”一隅中,再次重赏了其景。
元代时,北京城内有一座古庙叫“慈悲庵”,它位于现在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角上。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时任工部郎中的江藻在慈悲庵内建了一亭。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有《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江工部自是熟读白居易的诗,尤其喜欢“共君一醉一陶然”的意境,便在自己修建的亭额上亲笔题写了“陶然”二字匾,自此该亭以“陶然”二字得名,叫“陶然亭”。江藻著名的“陶然”墨宝,至今高高悬在亭额上。“陶然亭”与“醉翁亭”“爱晚亭”“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亭。“陶然亭公园”也因由“陶然亭”而诞生。
为什么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园里,我能会见苏州的沧浪亭?原来陶然亭公园将全国的名园都囊括于北京之怀,一座座名亭均以1:1的比例,在陶然亭公园里得到维妙维肖的摩仿建造,虽是仿建,其相似的程度足足可以假乱真。
“独醒亭”原是位于湖南汩罗县玉笥山,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建造的。
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官位至三闆大夫。因遭谗言而被贬,流放在沅湘之地。著有《离骚》等名篇。因报国无门而失望,投身于汩罗江。人们因敬仰其爱国气节,当时在汩罗江玉笥山上建一座屈子祠,并在祠前建了一座“独醒亭”为纪念。“独醉”二字是取之于屈原的《楚辞》“渔夫篇”: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我虽然多次去过湖南汩罗,但没有机会上玉笥山的屈子祠去拜祭三闆大夫,也没见过祠前的“独醒亭”。万万没想到的是,身在北京的陶然园里,这座“独醒亭”却巍巍然耸立在我眼前,让我有机会见识了从没见过的”独醒亭“,感受三闆大夫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
在陶然园里,我又一次拜会了我最熟悉的“爱晚亭”。爱晚亭原名叫“红叶亭”,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由清代岳麓书院罗典山长建造的,因有名士认为“红叶亭”的红叶二字太露、太直白;罗典山长便采纳了此人的建议,取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情雅意,改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攒顶宝塔、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丹漆圆柱。亭额上面高悬的红匾金字“爱晚亭”三字,是后来该亭重建时,特请主席亲笔题写的。“爱晚亭”与
“陶然亭”一并列入了中国古代四大名亭。
如果不是我亲眼在碑记上看到、清清楚楚的写着这是一座仿建的“爱晚亭”,我还有点神情愰忽,以为自己是站在岳麓山的爱晚亭中。说明陶然园的建筑师们用心之专,仿建的技术真是太精湛、太高明了,让我分不清是真还是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