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真为你高兴
这位《好久不见,真为你高兴》中的“你”,是一个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的人,但我似乎对他又有那么一点点的熟悉。
很多年前,我曾在博客中专门为他写过一篇博文《拯救自己》,那篇博文中的内容是真实的,是我亲自所见所闻的。那时的他是个因疾病引发右手右脚失去了知觉而无法动弹,几近瘫痪的人,每天苦苦挣扎,坐着轮椅来公园积极进行康复运动。
来公园运动的人成千上万,他是最特殊、最顽强、最坚韧,也是最令人钦佩的。他有位长得天仙般的妻子,还有一个像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儿和白发斑斑的双亲。绝大多数的日子,是妻子为他推轮椅,偶尔也换成他的父母亲为他推轮椅,有时四、五岁的小女儿,也用她的小手牵着爸爸的大手。妻子高挑、苗条,清秀的五官,满满的知性美;酷似妈妈的小姑娘,细细的发辫上有两只花带,就像一对飞舞的粉蝶;双亲的眼中,闪动的是慈爱慈祥的光采,一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是一幅多么温馨、感人的画面,而这幅画面每天都出现在公园的运动场地上。
他大约三十多岁,是一个长得高大、伟岸的男人。他曾经应该是妻子忠实的肩膀、是孩子坚实的靠山、是父母心灵的支柱。现在,这座山在疾病中砰然坍塌,她们心中该有多痛苦、该有多恐慌、该有多焦虑。她们竭力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以最乐观的笑容面对他的状况,对他不抛弃、不放弃。这种无尚崇高、血浓于水的亲情,不仅是他风雨无阻、冰雪无惧、坚韧不拔、顽强康复的巨大动力,也是他不能抛弃自己,不能放弃自己的唯一理由。所以他的信念是:他必须站起来,为了妻子、为了女儿、为了双亲,为了这个美满的家庭,他必须让自己像山一样坚强的站立起来。为亲人避风遮雨,为家人顶天立地,这是他作为家中顶梁柱义不容辞的责任。
走上漫长的康复之路,是非常煎熬的,痛得大汗淋淋、累得大口喘气,但亲情的伟大,信念的力量,让他无止限的始终坚持着,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虽不知尽头在哪里?但他明白,只要不停止、只要不放弃,彩虹总会在前头。
他的坚韧不拔、顽强运动康复的意志,还有他们全家人同心同德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公园所有运动的人。大家开始时只是惋惜、同情,有的甚至怀疑像他的这种状况是否有康复的可能?渐渐的大家变了,变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热心和尊敬。并为他由衷的加油和祝福,祈祷他早日康复;相信他一定能康复,我也是其中之一。
没有人知道他的姓,没有人问过他的名;只是被他和他一家人感动,只是对他和他一家人有着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
后来因浏阳河风光带竣工了,它的运动场地更开阔、更具现代化;有专业的跑道、有专业的篮球、足球场,还有沙滩和各类运动器械等等;更主要的是它离我家特别近,所以我们的晨运就转移了方向,选择去浏阳河风光带,不再远道去公园了,这样,我也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位顽强的运动康复者、还有他那温馨的一家人。
不知不觉,好多年过去了。
一天,我坐在公交车上,公交车停靠在一站点时,从公交车那宽大的玻璃窗中,我突然看到了这个曾经让我有点点熟悉的身影,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没坐轮椅,而是快步的向公交车赶来。虽然他的右脚还有一点瘸,右手看上去还是有点弯曲,不是太灵活,但他确实是大步流星、一步一个脚印的赶过来,并且迅速的上了车。
公交车前排的座位都坐满了人,只有后排还空有座位,但后排的座位是需要登上几级阶梯的,对于正常人来说,完全没问题,但对腿脚不灵便的人登阶梯就有点困难。我正准备站起来,把前排坐位让给他,只见他毫不迟疑的向后排登上去,找个空位稳稳的坐了下来。一切动作那么快当,那么利索,仿佛就是正常人。我想不给他让坐恐怕更好,他一定不愿意别人把他当残疾人看。
虽然我们从来就没有认识过,但我以前对他的印象太深刻清晰了,所以还在远远的,我就认出了他。此刻,我悄悄打量车上的他,几年没见,他恢复得这么好,真让人高兴。比过去稍微胖了一点,仍然魁伟;装束简便,神态清爽,浑身充满了活力。几站后,他下车了,运作还是那么快捷、便当。如果我不是知情人,又怎么会想到,多年前他还是个差点要瘫痪、靠坐轮椅的病人。我赶忙隔着车窗玻璃,拍下了他渐远的背影。
亲情的伟大,信念的力量,让他拯救了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的家庭。
他用毅力、用运动拯救了自己,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生命在于运动”是正确定论。
假如下次还能看到他,我一定抓住机会对他说:好久不见,真为你高兴!我还想让他转告他那天仙般的妻子、天使般的女儿和慈祥的双亲:好久不见,真为你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