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说出汗
炎炎烈日,骄阳如火;三伏天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出汗;人们最讨厌的是什么?出汗。
喜欢,是因为出汗是人体正常的排泄,也是体温自我调节的正常方式;汗与自己的生命、健康同在。
讨厌,是因为出汗后浑身那种湿漉漉、粘糊糊、咸渍渍的感觉,还有湿透的衣服紧粘在身上,也挺不舒服。
自古有关汗水的诗作很多,家喻户晓、连呀呀学语的孩童都能熟背的,就要数李绅的一首《悯农》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要说将出汗描述得最美,最有趣的诗词,就当属我们大文豪苏轼的一首词作《菩萨蛮
. 火云凝汗挥珠颗》: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这是一首回文词,写回文诗的很多,写回文词的应该不多吧,反正我是第一次读到。毕竟词的长短句式,在平仄格律上要求更多,写的难度也更大;当然难不住苏轼这样的诗词大家、豪放大师,他是可以信手拈来。也由此可见,古今同此炎凉,古今同此出汗。
哪里人出汗多,应该是南方,特别是岭南人。
在南方呆过的人都知道,南方的炎热从5月份就开始了,熬过了三伏天,还有让人足以能再脱层皮的“秋老虎”,故“秋老虎”又称“秋扒皮”;假如再遇上个“10月小阳春”(农历10月),那么天热就一直要延续到11月、12月了。夏天35至37度是常温,39到42度才算高温,即使是夜晚和清晨也无法凉爽,因为温度也在29到30度之间。
所以我们在南方生活的人,晨运是很早的,一般早上5、6点,趁着太阳没出来就开始了。但再早也躲不过酷暑,一运动,全身的毛细孔就一个个张开,它们像是一道道涓涓细流,汩汩流出那永不枯竭的汗水来。不管是跑步、还是打球、或者武术,反正只要是在动,一、两个小时内,一个个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身上的运动服足可一把把的拧出水来,头上的汗水沿着发尖沥沥往下滴,脸上的汗流至下巴,然后在下巴上凝成一颗颗汗珠,甩落到地上还嘀叭嘀叭的“掷地有声”。等太阳出来后,脸上的汗水又晒干成晶体状,用手擦一把,呵呵,竟然感觉有一层细细的颗粒。
记得我有生以来出汗最多的一次不是运动中,而是参加一场祭祀仪式:是农历7月,全年最热的时节。那天,没有一丝云,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丝荫,只有一轮火辣辣、亮晃晃的太阳,霸道地横在天空中,它用光和热烤灸着大地,大地就像一只熊熊的火炉,无情的烤灸着万物,恨不得把我们烤成肉饼。
祭祀仪式在露天下进行,上午10点开始,整场仪式约一个小时,我的汗水在不断流淌,感觉背脊上已不是涓涓的细流了,而是大河奔流;一条黑色的棉质连衣裙全被汗水湿透,还因为裙子浸渍的水分,大大超过了棉质吸收功能的饱和度,竟然不由分说的沿着裙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 狼狈中我瞄了瞄别人,幸好大家彼此彼此,狼狈不堪的不只是我。我想假如这仪式的时间再长一点,我们大概一个个就真的烤成肉饼了。
大汗淋漓、淋漓尽致,再冲个凉,那真叫痛快,特别的舒服和轻松;身体也格外轻便和灵巧。所以有人便从医学的观点总结出运动出汗,对人体的十大好处来:
一、出汗是排泄出人身体内砷、镉、铅、汞等有毒物质的途径之一。
二、出汗是因为天气温度高,人体需要排汗散热来保持恒温。汗水从毛细孔中排出时将人体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杂物一同排出,有助皮肤的干净和滋润。
三、出汗是水消耗身体中多余的能量,促进脂肪的分解,有助减脂。脂肪少,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也会减少。
四、出汗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因为汗液中含有抗菌肽,它能有效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
五、出汗能够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和夏天食欲不振的状况。
六、出汗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状态,保持精力集中。运动出汗对大脑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不但能增强记忆力,还能让大脑充满活力。
七、出汗有助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有助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出汗是一种最佳疗养方式。
八、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对老年人来说,运动出汗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
九、出汗有效的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这一生理过程能限制盐和钙在肾脏和尿液中堆积,也就是防止体内结石的形成。
十、出汗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皮离蛋白能够非常有效的对抗结核病菌和其他细菌。这种天然物质比抗生素更为有效。皮离蛋白这种天然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够自然的被激活。
一般人出汗可分两种形态,一种是主动出汗,一种是被动出汗。主动出汗就是依靠运动的方式来出汗,这样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多余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慢跑、太极、拳术、球类、跳舞、体操、骑车、游泳等等。被动出汗是通过热环境,促使人体出汗。这种出汗的方式消耗能量非常小,适合那些身体状况不宜运动的人。比如泡脚、艾灸、拔罐、汗蒸、桑拿等等。
上面医学观点说的运动出汗普遍指的是主动出汗,但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的状况,来选择自己适合的出汗方式。
古人云:“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冬不炉,夏不扇”。所以多运动,多出汗,汗水会带走感冒、带走关节炎、带走“三高”等等慢性疾病,这是一件多好的事。
三伏天,别怕大汗淋漓,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汗水始终与生命、与健康同在。打开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