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思天,我赴兰园为相思

(2024-07-06 17:09:43)
标签:

杂谈

                                 相思天,我赴兰园为相思
 
                                      相思天,我赴兰园为相思

         江南大才子郑板桥写了一首《折枝兰》: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春风中的姹紫嫣红在诗人的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而只有长在山中林间,那些淡洁、清丽、馨雅像青玉般的兰草,才是他相思中的春色。知兰心,懂兰意,将兰比青玉,将喜爱化相思,郑板桥这样的蕙质兰心又何尝不是我想有的相思之心,又何尝不是天下人想有的相思之心。

        闻得兰园近日开馆了,我喜之雀跃。二月相思天,我赴兰园会相思。
 
      兰园位于竹苑内,东西南北四间展厅,被青青茂密的竹林所簇拥。万竿新竹,修长而挺拔、叶色滴绿;一株株兰草就养在这竹绿、竹风、竹韵里。兰与竹习相近,性相通,自古双双谓君子,二者莫逆之交,彼此不离不弃。郑板桥对兰、竹的喜爱,是从来不吝啬笔墨纸张的,一生写之、画之、咏之、赞之的文、诗、画何其多也;且听他为兰竹君子之谊的高唱低吟:
                                    东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花卉许同栽。
    
                       相思天,我赴兰园为相思

         走进兰厅,雪白的墙,水蓝的帘,漆黑的架,碧葱葱、水灵灵的兰,娉娉袅袅、清清爽爽、秀秀气气、斯斯文文的亭亭玉立;袭出一派冰清玉洁、温润如玉的灵气、精气、英气,美滋滋的润馨了我的心。
       顿时,我感觉自己也冰清玉洁了,心安神定了;穿梭于一间间兰厅,尽情的将自己释放在这有阴有阳、有明有暗的冰清之美、高洁之美、素淡之美、清丽之美、收敛之美、含蓄之美、端庄之美中;尽情的让自己陶醉在这有影有形、有色有香的静谧之美、温文之美、馥郁之美、悠然之美、秀雅之美、俊逸之美、大气之美中。呵呵,写了这么多,我感觉都没准确的写出兰的美;谁能告诉我,兰的美,应该怎么形容才对?
        兰,吸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光华;暗香无声浮动,香魂无形飘荡。
        古人以“兰之香,盖一国”来赞誉兰,故得“国香”之敬称。难怪我会如此相思,难怪我会如急此不可待奔赴兰园相思会,为这一束束兰,为这一缕缕香。

       赏兰,是以看叶为主,自古赏兰就有看叶胜于看花之说。兰与兰花虽都是兰科植物,但也大不一样,兰是叶为主,兰花是花为主,所以兰又叫兰草,它以叶美、行天下、胜天下、得天下。
       兰的叶,青葱碧嫩,纤细修长;舒张柔韧,线条自然;刚中有柔,柔中亦刚;而且叶枝杂而有序,叶枝多而不乱;每一枝叶都是自然柔和的弧线,集合成一束无需雕琢、无需粉饰的兰。天生丽质,一束束兰叶就是罕见的精美天然艺术品。

       正因为兰是以叶为美,所以历代的画家作兰图时,都是叶为主,花为辅,数枝修长悠然的兰叶上缀两、三小花。清朝有一位叫马骀的绘画艺术家,以《画兰》为题写了一首诗: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意思,像是两人对话,笔调活泼诙谐,心情轻松快乐;又从另一个度角说明,纵然只是街头一卖菜翁,也知道兰是叶,赏兰画兰即是赏叶画叶,故说兰似葱。赏兰、画兰、写兰,都是叶的艺术。

              
       相思天,我赴兰园为相思

      我们岳麓山中有一条很幽静的小峡谷,峡谷中有一条很幽静的小涧,峡谷很小,涧也很小,幽静得除了谷中飘过的云雾,就只有穿云的几声鸟鸣。正是这少人涉足的山谷小涧旁,长着茂密的兰草,它们悠悠然然、寂寂静静,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生长着。
      来岳麓山游览的的人很多,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熙熙攘攘的目光大多都投向了爱晚亭的枫叶和山中的层林尽染,还有山上山下的那些无数个名胜景点,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一处空谷幽兰。而我是知道的,所以每次来登岳麓山,我总是流连忘返在这绝少人烟足迹的小峡谷里,因为浅涧边有兰,因为浅谷中有香。    
       兰草,四季常青。在这峡谷涧边,它悠然舒张着的修长优柔翠叶,像极一条条光滑细腻的绿丝带;它不卑不亢,将清新矜持、智慧自然、超脱逸俊的气息,舒张充盈在自己的生命里;它天性慷慨潇洒,将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忽浓忽淡的馥郁幽香,毫无保留的弥漫于这片青野空谷;飞鸟衔香兮栖落,翔鱼吞香兮浅游;晚云沐香兮舒卷,晨风吻香兮轻拂。
       空谷幽兰,徜徉在这原生态的清新兰野里,我心中就会回荡起辽金元时期,有一位叫揭傒斯的诗人写的一首《秋蕙》来: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壹茎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赴一次兰园,可解一场相思;我慕兰而来,噙香而归。
      只是与兰相约一次,岂能解一生之相思;相思无期,所以不与兰说再见,我会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