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去看北极光
假如问我,世界范围内最想去观光的地方是哪里?我说,是北极,想去看北极光。
梦幻一下:漫步在皑皑冰雪中,脚踏晶莹的冰地;徜徉在日长夜短中,眼眺着不夜的高天;不为考察,不为科研,不为谋商,只为平凡的游赏,只为平凡的享受,在大自然美妙天地里,吹拂彻骨的极地寒风,沐浴神秘真实的北极之光;那光在刹那间让眼中唯美的白与蓝突的闪烁出、旋转着五彩华丽的光芒;那会不会比蓬莱仙境更让人神驰向往?那会不会比桃花源更令人缱绻惬意?
我知道在北极有一个叫斯瓦尔巴的地方,位于北纬74度 -
81度,它有一片广袤的冰雪,还有四面环绕的海洋,在那里除了北极熊、北极狐还可看到北极光,在那里除了冰雪的白就是海水的蓝,在那里只要是中国公民,进出自由是不需要签证的,因为中国是《斯瓦尔巴地区条约》(也有译成:斯瓦尔巴德地区条约)的签约国。
这个叫“斯瓦尔巴”的地方,是北极的一个群岛,占地面积约6 .
24万平方公里。是公元1194年,挪威人发现的,但当时它没有这个名字。直到公元159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
. 巴伦支,率队航队到了这里,因为这里太寒冷了,所以威廉
. 巴伦支为群岛命名“斯瓦尔巴”,意思就是“寒冷的海岸”,从此它就叫斯瓦尔巴群岛。
据《冰岛编年史》记载,在公元1800年前,在斯瓦尔巴群岛这寒冷的海岸上只有捕鲸业,荷兰、英国、法国、丹麦、挪威、俄国等等都相继有捕鲸船队进入这里,捕鲸者都想在这里占据一片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各国就不断发生纷争。公元1800年后,捕鲸业渐渐式微,却发现群岛富藏大量的煤矿。20世纪初,美国、英国、挪威、瑞典、荷兰、俄国等等,各国的公司、个人都纷纷涌上群岛,勘测煤矿的蕴藏量,并希望取得合法的矿产开采权和所有权。为了避免各国为矿权之争而产生纠纷,于1920年2月9日由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日本、瑞典九国,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率先签订了科学利用、开发北极的缔约。 协议约定:
1、该群岛定为非军事区,挪威对该岛拥有完全和绝对的主权。
2、缔约国均拥有对该群岛开发资源的平等权利。
3、税收只能在该地区所需要的范围内予以设立和征收。
以上协议就是北极最著名的《斯瓦尔巴地区条约》。参与协议的缔约国优先享受在该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开矿、建立科技考察站、从事商业活动的权利。后来中国、比利时、西班牙、罗马尼亚等等30多个国家先后加入了该缔约。中国是经法国邀请,于1925年7月加入,成为《斯瓦尔巴地区条约》的缔约国之一,拥有以上协议中的权利。
中国在签订该条约时,还有一段小插曲。法国邀请中国加入《斯瓦尔巴地区条约》,当时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褀瑞对这一邀请,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从感性上说,政府对这一邀请十分抗拒,认为那么遥远的一片冰雪天地与我国有何相干,即使它有矿藏,我国也不可能、也犯不着去开采,实在没有必要跑那么远去签订一个与我国毫无利害关系的协议。但从理性上,政府又不得不考虑,一是因为当时段褀瑞政府与法国交好,所以法国才热情的出面邀请中国加入,这是法国的面子;二是段褀瑞政府想今后要得到法国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假如轻而易举的否决法国的这片好意,脑怒的法国很可能就不会给予帮助了。所以思前想后,最后理性战胜感性,虽然政府认为有点憋屈,但段褀瑞还是派人前往法国巴黎,于1925年7月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庭主持的《斯瓦尔巴地区条约》。
依我个人来看,那时段褀瑞政府当局对国际之间长远的发展趋势没有作出充分的、预见性的考量和估评,差点错失良机,幸亏他最后同意签署了这个协议。所以,我说段褀瑞政府是在心不甘、情不愿、无可奈何的心态中做了一件非常有远见、非常有意义的大事,让中国在北极开展科研和商业活动拥有了一席永久之地。
段褀瑞政府虽签署了《斯瓦尔巴地区条约》,但随后便将它束之高阁,因为是迫不得已、憋屈签署的,所以政府当局甚至没有人愿意再提及这份条约,就像这件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久而久之《斯瓦尔巴地区条约》在中国就被彻底遗忘了。
天地悠悠,光阴如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直到1991年,中国探险协会前主席高登义先生应邀前往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在国际考研活动中,高登义先生才意外的知道了有《斯瓦尔巴地区条约》的存在,更惊喜的知道了我们中国居然是该条约的签署国之一,这样,被当作废纸一样深深尘封在历史故堆里的《斯瓦尔巴地区条约》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个条约赋予中国进入斯瓦尔巴群岛无需签证,无需经任何国家同意,中国有权在该群岛上进行非军事的科研、商业活动。高登义先生曾当着众多新闻记者、知名科学家、挪威王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们的面,以自身经历,实事求是的证实了《斯瓦尔巴地区条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他说:“我几次乘坐飞机进入斯瓦尔巴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和参加会议,都无须办理进入他国所必须办理的签证手续,充分享受到条约中规定的权利”。多荣幸啊,高先生。他不仅发现了我国签署的《斯瓦尔巴地区条约》,并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了该条约权利的人。
《斯瓦尔巴地区条约》的重现,引起了我们国家的极度重视,依据条约赋予的权利,我们迅速采取了行动,2004年,我国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在斯瓦尔巴地区的耀明群岛上建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又称:“黄河站”。

北极光(照片来自百度,谢谢作者)
北极光,有许多神秘的传说,有说是狐狸之火,有说是天堂的火炬,有说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等等。后来经科学研究证实:是因为太阳夹带的电子粒在太空中自由飞扬(也称之为太阳风),自由的太阳风闯入地球磁场后,太阳风中的电子粒与气体发生碰撞时会发出一种奇异的光。科学家卡森迪把这种奇异的发光现象称为“欧若”(Aurora)。“欧若”是古罗马神话里的织架女神,她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也就是“北极光”。
北极光释放时的型态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有弧状、带状、幕状、放射状四种。太阳风的电子粒与地球磁场相撞时会产生巨大的能源,地球大气层的小粒子也会释放出能源,能源结构不同,色彩也不同;氧原子放出绿光或红光,氧分子放出红光或黄光,氮分子放出紫光或粉红光,所以北极光就像是万花筒,每次释放的光不仅形态不同,色彩也大不相同。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祖国拥有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外,在遥远的北冰洋还有一个叫斯瓦尔巴的地方,主权属挪威,但在它6
.
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可以像主人在自家客厅一样,合法的自由进出,自由行走,自由活动。光想想这权利,就让人兴奋不已,心花怒放。
于是,我开始想念起斯瓦尔巴来,那个遥远又寒冷的北极,它有洁白的冰雪,有蔚蓝的海水,有白雪般的北极熊和北极狐,尤其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霓彩眩目的北极光。它有说不完的神秘,它有千变万化的绚丽,尤其还是一派和平共处,世界大同的自由天地;它这独特的诱人魅力,怎么能不让全世界的目光关注,怎么能不让全世界的人们殷殷向往、着迷。
在地球仪上最顶端的北冰洋,我寻找到了那个远在天边的斯瓦尔巴群岛,真的好遥远,它是全世界距离北极最近的岛屿,与挪威本土还相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波涛茫茫大海峡。呵呵,我的思绪随之遥遥启动,飞过时空,飞越万水千山,飞得天马行空,飞得天花乱坠,飞到了北冰洋;在皑皑的冰雪天地里,在漆黑如墨的夜晚,我双手合十,虔诚的采一束神秘又神圣的北极光,照亮我,洗涤我,萌化我;想借得一缕光魂,将我一颗红尘凡心净化为玉壶冰心。
想入非非的梦幻,美得遥不可及。唯叹: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所以,我只能怯怯的说:想去看北极光;不敢理直气壮的说:要去看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