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棒,长沙旧街名
闲逛时看到蔡锷北路有一条小巷子叫“稻谷仓库”,有点好奇,怎么会有这么怪的街名,不过倒是有趣。想想啊,一般寻常老百姓有米铺、米店、米坊也就足够了,哪需要一个这么大规模的粮食仓库呀。再往前走,果然,就看到一条宽敞的巡道街和一条宽敞的营盘路。“巡道”是清朝设在这的官府,类似现代法院、检察院;“营盘”是南宋辛弃疾为抗金创建的“飞虎军”驻扎地,只有官府衙门和庞大的兵营军需才会用仓库来储备屯粮,想必这“稻谷仓库”是当年的官配,这条巷子就是专供官用军需粮食的仓库所在地。
后来我发现还有比这更奇怪的街名,一条叫“南倒脱靴巷”,一条叫“西倒脱靴巷”。说是当年关羽进攻长沙时,长沙守将黄忠前去迎敌,却屡战屡败,这引得长沙太守韩玄极为不满,怀疑黄忠是有了二心故意败阵。与黄忠交好的魏延得知他的怀疑后大怒,便追杀韩玄。韩玄慌忙逃跑,先逃至城南一巷子,他假布疑阵,脱下脚上一只靴,将靴尖朝南,人却往北奔;岂知被魏延识破此计,派兵往北追;韩玄又逃至西臬一巷内,又故伎重演,再脱下另一只靴,靴尖仍朝南,自己仍往北奔,最终韩玄还是没能逃脱,可怜堂堂一太守惨死在魏延的刀下。为了纪念韩玄,长沙城南和西臬就有了“南倒脱靴巷”和“西倒脱靴巷”。原来这两个字数又多、念起来又拗口的街名,竟有一段催悲的史事。
许多街名都有着自己的阅历,自己的典故。
就说“长沙”吧,古代天文学中有“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之说,所以“长沙”就因上有星象,下有星野相对应的星象说而得名。唐朝张谓的《长沙风土碑记》中说道:“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这“上为辰象”是天上有长沙星,“下为郡县”对应的就是下有长沙城。《明史. 天文志》就说得更明白了:“长沙小星,下应长沙”。意思就是说天上一颗长沙星,地上一座长沙城。所以很骄傲,"长沙"是天上一颗星,故又有别名“星城”“星沙”。
长沙还有好多街名有历史渊源,比如关羽大战长沙时,就留了好几处地名。关羽和赤兔马歇息的山头叫“马拦山”;他不小心将青龙偃宝刀落入涝塘河中,从此这刀落之处就叫“落刀嘴”;追随关羽多年的周仓,深知青龙偃刀对关羽的重要性,于是纵身入河,不惜其力为关羽水中寻刀,岂知宝刀上镶嵌的青龙竟能神乎其神的荷刀逆水而行,所以周仓逆流泅泳了7里之遥,才捞回了宝刀,这条捞刀的涝塘河就改名为“捞刀河”。
贾谊任太傅时,人在长沙,心却念念不忘京城,于是长沙就有街名叫“太傅望”、“太傅里”。汉朝的定王刘发居守长沙,因远离父母,便筑了个高台望故乡,以寄托思念之情,筑台处就叫“定王台”。雍正年间长沙人刘暐潭、刘暐泽兄弟俩同中进士,刘暐潭之子刘权之后又中进士,于是他们一门三进士的居地巷名就叫“三贵街”,三贵街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面的居民们因经常在巷口迎接三位贵人,所以此巷便取名为“接贵街”。
丰富多彩的旧街名,让我有了一种冲动,想试试能不能收索一下这些旧街名。
可是偌大一座长沙城,我该从哪着手?上哪儿去搜索?
当我路过小区门口的公交站时,脑海中灵光一现,哈哈,我知道该上哪儿搜索了。眼前的公交站牌分明在告诉我,它们不就是旧街名的巨大宝库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急我所需的感觉,特棒,超妙。
历经多次旧城改造后,长沙许多旧街道、旧地名已消失了,自己真是要实地去寻找这些旧街名还不一定能找得到,但公交站牌恰好能弥补这个缺陷,因为站牌上面标志的站名,基本上是沿用原来的旧街名。比如我们附近有一条叫九尾冲的老街,改造扩建后已改名为昌兴路,但街口重新立的公交站牌上仍标志这是九尾冲站,就是说九尾冲这条老街消失了,但站牌上的老名称仍旧在。
正好,我们小区的公交站是全市公交车经过最多的站,可称得上是市内公交车的重要枢纽站,东西南北、城内城外、四面八方,处处联,路路通。只要看看我们小区的公交车站牌,就知道每天有二十多路公交车经停这里,这么大的公交车牌正面已被各路车次排得满满当当,还有的车次只能排在站牌的背面了。站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街道站名,其中有许多就是我想要搜索的旧街名。这个发现简直太振奋了,怎么会有这么轻松便利。这种便利让我顿时信心大增,街名的搜索也相当顺利。还有附近不同的公交车站牌也被我不断囊括进来,搜索的范围可无限延伸。
一番辛苦,换得满载而归,我知道了的旧街名还真不少。这些街名有些奇奇怪怪,但大多是正正劲劲的,它们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我大开眼界。 为了便于理清,逐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按数字类分:半湘街、一字墙、二府坪、三角塘、四方坪、五里牌、六沟垄、七里庙、八角亭、九尾冲,十间头、百善台、千佛林、万祠巷等等。
按五行:金沙里,木牌楼、水风井、火后街、土城头等等。
按金属分:金线街、银盆岭、铜铺街、铁铺巷、锡庆里等等。
按日常分:衣铺街、当铺街、肉铺街、灯笼街、糖铺街、淹鱼塘、渔铺市、茶馆巷、糖坊巷、砚瓦池、鸭子铺、油坊台、学堂路、识字岭、书院路等等。
按姓氏分:侯家塘、袁家岭、彭家井、喻家冲、王家湾、高家冲、藩家坪、唐家巷、向家湾、洪山殿、丁字岭、高家冲、左家塘、毛家桥、殷家冲、陈家湖、陶家山、蒋家垄、刘家冲、石马铺、张公岭、苏兴园、姚正街、茅家嘴、晏家塘、李家冲、涂家冲、小吴门、白沙井、白鸽嘴、师家老屋等等。
按地形分:下大垄、上大垄、陡岭、赤岗岭、长坡、仰天湖、洞井、野坡、坡子街、狮子山、自然岭、磨子山、石岭塘、观沙岭、岳麓山、马拦山、黄土岭、古堆山、窑岭、长岭等等
... ...
嗨,太多了,还可分为植物、花卉、祈福、名人、官府、动物等等类。多得数不清,因篇幅太大,遗憾不能把它们一 一罗列出来。
我还意外搜索到长沙旧街名写成的趣味联:
东牌楼,西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下走马;
南沙井,北沙井,南北青石三口井,井在路边。
马家巷,洪家井,毛家坪,家覆地尤在;
定王台,药王街,马王堆,王故名尚留。
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联中的旧街名,如今都还安在,我特意去了东、西牌楼拜访,牌楼很旧很小,但确确实实是红木牌楼。白沙井是长沙的著名景点,白沙烟、白沙液都是以它得名;白沙井的泉水常涌不断,水质清澈洁净,现在每天附近的居民们,都喜欢去白沙公园汲取井水,人太多还得排队等候。定王台现在是长沙的大型书市,它的地势还真高,需要登几十级台阶,定王刘发当年果然是筑起高台来望家乡。药王孙思邈带他的徒弟在长沙行医开药铺,晚年定居的街就叫药王街。马王堆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坟墓,它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早已名扬天下。
搜索中,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旧街名中叫XX山、XX岭的有十几处,叫XX冲的更是多达几十处,而我已搜索到的街名,在全市所有的街名中只占九牛一毛,就是说全市街名中叫山、岭、冲的应该更多,但奇怪的是长沙明明除了岳麓山以外就是一川平地呀,所以这些街名让我有点疑惑。
比如说湖南电视台它位于马拦山,所以在电视节目中,电视台人常戏称自己是马拦山人。照此论推,我就可以说是陡岭人,因为我们这一大片叫陡岭,不光有一条大路叫陡岭路,还捎上一条小的,叫陡岭支路。问题来了,不管电视台的马拦山还是我们的陡岭,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呀,见的都是一川平地,哪有山?哪有岭?
可是,这些旧街名都是古代留传下来的,我们祖先们历来行事细致严谨,求实务实,给这些街取名时他们必然有确切的依据和理由。于是我试着从方位上来判测一下:以我们这一片为中心,东南偏东的地方叫李家冲和丝茅冲,西北偏西的地方叫刘家冲和九尾冲,刘家冲再过去的街名叫伍家岭。我们这一片所处的位置就是夹在偏东偏西的几条冲之间,地质结构中有山有岭才会有冲,也就是说我们眼前所见到的这一片广袤平地,当年原本就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山岭,可能山势较陡,所以叫陡岭。哦,原来是这样,我霎然开朗了。旧街名中的山、岭、冲等等,在历史中都是千真万确的存在过,老祖宗们当年按地形取名是完全有根有据的。
我还发现古长沙按地形叫山、岭、坡、沟等等的街名数量众多,唯独找不到一个叫XX峰的街名,可见古长沙它是没有高山峻峰的,但也不是一马平川,它是地理学中山岭逶迤的丘陵地带。如果能将全市的旧街名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山、岭、冲、湾、垄、河、湖等等,按它所在的方位有序的排列起来,一定可以勾勒出远古长沙的完整地形地貌。至于远古的山、远古的岭是怎么被削平了,那又是另一个探索的范畴。
嗨,原来搜索旧街名这么有意思,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次冲动,给了自己一个接触、了解、探索的机会,这种感觉好奇妙,真好!
超棒,长沙旧街名。它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涵盖了长沙全城的地质、地貌、历史、风土、人文、民生。真希望有一天,天降大任于谁,来全面收集整理这些古旧街名,那应该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学科,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浩瀚工程。
记得在扬州,我们住在大运河畔的“永乐大客栈”,它的每间客房里都有几本特大部头的书,其中有一本是专门介绍扬州从古到今,所有街道地名的来龙去脉,那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