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看《牛郎织女》

(2023-08-29 07:56:15)
标签:

杂谈

                               七夕,看《牛郎织女》

                                          七夕,看《牛郎织女》

      七夕那天,我看了《牛郎织女》,是一部很老的黄梅戏曲艺术电影。
      前几天,我已看过昆剧《游园惊梦》和黄梅戏《天仙配》,七夕特地去看黄梅戏《牛郎织女》,后面还想看黄梅戏《女附马》。《天仙配》是上影1955年拍的,《女附马》是海燕和安徽1959年拍的,《游园惊梦》是北影1960年拍的,《牛郎织女》是海燕1963年拍的,所以它们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影片。现在都是保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里,出售的票面上都标明:学术放映。原来这些影片的收藏价值既是对传统戏曲的保存,也是作为比较权威的优秀作品,为后辈学习观摩、学术研讨提供借鉴资料。
      《游园惊梦》是昆剧,这是我第一次看昆剧,主演是梅兰芳先生。当时感觉有点奇怪,梅先生不是国粹京剧大师吗,怎么唱昆剧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昆剧是最古老的传统地方剧种,在14世纪中叶元朝未年已诞生在苏州昆山,故称昆剧。后来的京剧、越剧、豫剧、川剧、湘剧、粤剧、晋剧等等,几乎所有的地方剧种都是后起之秀,历史比昆剧要短得多,而且它们都是在昆剧的影响下衔生、发展的,戏剧史上称昆剧为“百戏之母”,难怪梅先生会唱昆剧。
      《游园惊梦》是著名古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个曲目,1960年拍摄时梅先生已是66岁的人了,却唯妙唯肖的出演一个柔弱似水的妙龄女子杜丽娘,除了身手不凡、德高望重、名气远播的梅先生外,恐怕再难有老人能胜此任。
      毛主席曾接见梅先生时都笑说:“你的名气比我大嘛!”所以,1961年,67岁的梅先生因病逝世时,周总理特批:降半旗,国库仅存的沉香木棺材安葬。
     梅先生厚葬的规格之高,在中国戏剧艺术史上应是无人能及。

    严凤英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七仙女、黄梅戏《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她曾是黄梅戏的传承人。严凤英的音色与众不同,特别富有金属质感,一开嗓又脆又亮,是黄梅戏中的佼佼者,而她又善于吸取其他剧种唱腔的长处,最后能自成体系,创黄梅戏中的“严派”。田汉都称她是“黄梅戏里的梅兰芳”,这么高的赞誉,在戏曲界年轻演员中也仅她一人,那时严凤英在人们心目中就是黄梅戏的化身。

      现在来看《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天上与人间、仙女与凡人的爱情故事,在天宫王权的高压下,强行折散一对有情人。全剧没有过多的曲曲折折、也没有让人看得憋憋扭扭的情节,说明我们古代许多美丽神话传说都很质朴、很纯粹,剧情简明又流畅。当然因受时代的局限,影片中的服化导及布景、灯光技巧水平,远远比不上现代的武侠、仙侠剧,但戏曲中的唱、做、念、舞的传统真功夫,那又是现代仙侠剧远远比不上的;剧中严凤英的一颦一笑,仪态万方,让人过目不忘;兰花指、大云手、小云手、水袖、甩袖、台步、云步等等,完美的戏艺功夫、严谨的专业素质,展现出的一个个身段,那才真叫作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拍《天仙配》时,严凤英才20来岁,拍《女郎织女》时,她才30 出头,正当青春年华、黄金年代。虽然剧中的七仙女和剧中的织女,最后的结局都不圆满,但与严凤英的凄惨结局相比,七仙女和织女已经算幸运的了。1968年,37岁的严凤英不堪折磨、凌辱,在家中服用安眠药自尽。但当时的院领导并没由此放过她,说:“有人举报她是特务,严凤英是奉上级命令自杀而死的。所以我们要马上解剖,拿到她肚子里的特务工具,证明她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特务。”这么荒谬的理由竟能得以执行,丧心病狂的将遗体剖开,剖开后却一无所获,在严凤英的肚子里根本没有搜查到他们臆想中的特务发报机、摄影机,只有100多颗没有完全消化的安眠药。
     呜呼,一个天才的青年艺术家,一个“严派”的创始人,一个对黄梅戏作出巨大贡献的优秀青年演员,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表演艺术家,一个曾被田汉比作“黄梅戏里的梅兰芳”的赫赫名流,竟然被诬陷为特务。想想:她得陷入多大的痛苦深渊,她得到多么绝望的地步,才会在她生命最黄金的年代、在她演艺生涯最黄金的时期,毅然决然香魂殒消,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更让人意难平的是,严凤英的决绝没有引起那些人的反思,他们继续践踏她的人格,甚至连遗体都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1961年到1968年,只相差7年,梅兰芳和严凤英逝世后的境遇有多么的不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七夕,我去看了《牛郎织女》。去看了严凤英。银幕上的严凤英,在天宫为仙时端庄、优雅,灵动;在凡间为妻时秀雅、善良、深情。最后,王母娘娘拔出一只钗针,狠心地划出一道银河隔断了牛郎和织女一对有情人;汹涌翻滚的波滔,悲痛欲绝的牛郎,让织女心如刀绞、肝肠寸断,悲愤、哀伤的神情从严凤英那双传神的明眸中深深流出,流进了我的心田,令我动容,令我泪目。不由得让我感叹:舞光台上光采照人的严凤英,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艺术人生中的辉煌成就,可说是集成功、集荣耀、集完美于一身。她是一颗真正璀灿又夺目的明星,可惜五年后,这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天宇,坠落在至暗里。

     下次我会再去看黄梅戏《女附马》,再去看严凤英。这次严凤英是剧中的女附马冯素珍。冯素珍虽然也经历了一段苦难,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美满的大团圆结局。假若来生,严凤英能像冯素珍一样,苦尽甘来,那一定是上天眷顾、要再还她一世灿烂人生。

                              七夕,看《牛郎织女》

                              七夕,看《牛郎织女》

                                              注:题图照片来自百度,感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