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长沙人
十几天,雨一直在下。除了偶尔的淅淅沥沥外,大多时间都是倾盆大雨。气温一直在23度左右,有着火炉著称的长沙,遇上了一个凉爽的大暑。
江河水暴涨,一天能窜上好几米。往常秀秀气气、斯斯文文的浏阳河,此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撒开了狂暴架势。汹涌的洪水灌满了河床,又夸张的向两岸河堤恣意暴涨漫延。
两岸河堤就是市民们引以自豪的“长沙绿道”,也就是浏阳河风光带。长沙绿道包括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河滩,离河床最近,地势最低,在河滩上修筑了一道回廊和林间漫步小路;第二阶层是以社会主义价值主题公园为主的风光带,还有三个并列的灯光篮球场、一个足球场和儿童游乐园,它们的地势高于第一阶层;第三阶层是堤面,地势最高,堤面是绿色健康跑道和单车骑行车道。第一阶层与第三阶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大约是50米。浏阳河两岸的河堤不仅是人们休闲的风光带,还是全城抗卸水灾的安全防护堤。
现在暴涨的河水将第一阶层的林间小路和回廊已完全淹没了,几丈高的树木在水中只冒出一个个尖尖的绿顶;第二阶层的灯光篮球场和足球场也淹没了,主题公园内也部分浸了水,只有地势较高的游乐园还处在安全范围。

雨还在继续下,水还在继续涨,全市防汛工作已紧张有序的全面展开。
两岸的长沙绿道隔着浏阳河遥遥相望。第三阶层的堤面人行绿道上约每隔150米就竖起一个红色的帐蓬,这不是普通的帐蓬,是由志愿者们组成的义务防汛观测岗。岗蓬是由来自全市各个不同行业的党员志愿者们组建的,有街道、有社区、有机关、有团体、有学院、有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党员,也有自愿报名来义务上岗的退休老党员。每个岗位组成的人员结构都不相同,相同的是每个岗蓬前都树有一面鲜艳的党旗,岗蓬上也有统一的横幅,上面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一句极普通、极朴实的几个字:“我是党员我带头”。这些志愿护堤的党员们分成一个个小组,他们在水情危险的地方拉起警戒线,禁止有人误入;他们夜以继日沿堤巡查,保证24小时堤上不离人,不脱岗,每班6
-
7人,三班轮倒。他们担当的责任是随时观测洪水的涨势和堤坝的稳固,定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当下的准确汛情。有了党员志愿者们的轮值卫护, 即使洪水在不断上涨,市民们的心中有着安全保障的底气。于是,只要雨一停,便纷纷走出家门,放心大胆的在未被水浸的浏阳河风光带游乐园里休闲玩乐,特别是雀跃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玩得不亦乐乎。

河水在不断的暴涨,令人惊讶的是暴涨的洪水水质却是极其清澈,宽广的水面上看不到一点污秽杂屑。浸入风光带公园内的洪水深处淹没了膝盖,但清澈如明镜,红色的地砖、白色的卵石、绿色的草地,在水中分分明明,一眼见底。
长沙是著名的火炉,但也是多雨的城市,差不多年年夏、秋季都会有暴雨洪水,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除了由东往西贯穿全城的浏阳河以外,还有一条由南往北贯穿全城的湘江。湘江水域更广,汛期水势也更汹涌,水流更急湍,
所以长沙每年汛期的防洪任务是很艰巨的。
以前发洪水时,浏阳河的水浑浊像泥汤;河面污秽得不忍目睹。现在却变了大样,人们看到浏阳河涨的洪水是清澈的,看到洪水中呈现出的水面是干干净净的。
曲曲弯弯的浏阳河,弯过了无数道湾,流经过无数个乡镇和城市,最后在长沙汇入湘江,也就是说长沙是浏阳河下游的最后一程。清澈干净的水面证明了从浏阳河上游、泄入到中游至下游的洪水都是清澈的,水面都是干净得没有杂屑的。会有这种难能可贵的现象,必须是上上下下整个浏阳河流域内,都长时期进行着植被卫护、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和河道疏通的全面维护,才可能使整个流域的水质保持优良而清澈。这是浏阳河流域内所有的乡镇和城市、从上游到中游、至下游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取得的可喜成果。在涨洪期间都能保持这么优良、清澈的水质,这既归功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归功于全心全意热爱家园,全心全意建设家园的父老兄弟姐妹们。

长沙绿道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一个个鲜红的岗蓬,那么亮眼,那么火热。它们像一簇簇熊熊的火焰,燃烧在浏阳河两岸,也燃烧在长沙市民们的心中,它的光芒照亮人们,它的火热温暖人心。优秀的党员团队,优秀的志愿者们,在洪涝面前筑起了一道守护城市安全的防线。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就是人们忠诚的守护神,飘扬的党旗就是人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长沙近期仍处在雨期,只要雨在下,只要水在涨,志愿者们就决不撤岗,以护一方平安。
在暴雨中长沙的市民们深深感触到“我是党员我带头”那火热律动的时代脉膊,在洪灾中长沙的市民们深深感受着新时代有雷锋的日子。
幸运,长沙人!幸运,浏阳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