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古城,见证着岁月风情
(2023-04-11 18:41:46)余显斌
1
松潘古城已经很古老了,古老如竖行文字夹页里的插图,散发出淡淡的翰墨气息;如古诗里的意境,带着一种平仄,一种韵律。
人走在其中,如走在书卷气荡漾的岁月,如走在诗词里。
眼前,仿佛不是现实,是一种穿越,人好像穿越到了唐朝,穿越到了明朝。街道两边不是水泥楼,不是巨大的玻璃窗,是木楼高耸,是雕花镂纹的窗子。一条水,就在街道穿过,带着清明,带着碧色,款款缓缓的。
楼上,如果有女子倚楼而望,长发随风,飘飘洒洒的,一定有着一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婉约;有着一种“人比黄花瘦”的多情。
水面上有廊桥横过,人站在桥上望去,两岸木楼里,有笑声隐隐传来,带着一种轻盈,一种清亮,就那么随风飘荡着,一直飘到人的耳中,沁入人的心中。桥名古松桥,拱形的桥洞,如一弯月牙,横在水面上,给人一种轻巧,一种灵动。
有女孩坐在美人靠上,看着桥下的流水,脸上带着一种恬静的微笑,如三月的梨花映衬着月光一样。这儿的人性情恬静,脸上总是带着一种洁净的笑,这,是一种古文化润泽的,是古诗词润色的。人,长时间处于一种典雅的环境中,一种精致美好的氛围中,心,也自然如一朵荷花,静静的,也净净的,带着一种温馨,一种恬淡。
古典的环境,能润泽人心,这种润泽也能表现在人的脸上。
这儿人的性情,就是松潘古城润泽的。
2
是的,松潘古城的出现已经很久很久了:至少在唐代,这儿就成为一处雄镇,就注定会有烽火燃起,有鼙鼓响起,有号角声在黄昏里,对着夕阳呜呜地吹起,在晚霞里盘旋着了。
那时,松潘古城名松州。
松州,是史书中常见的一个名词。
公园638年,吐蕃一代英主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倾慕大唐风韵文化,因此向大唐求婚。太宗皇帝因不了解其为人,暂时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大怒,“帅众二十余万屯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同时,吐蕃大军号角撕裂长空,直逼松州。唐军一战失利,再战获胜,“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败后再次求婚,太宗见其意诚,终于点头答应。
于是,文成公主进藏。
三年后的641年,一代奇女子文成公主,带着种子,带着工匠,带着一批书籍,风尘仆仆,远涉千里,来到松州,面对三年前的战场,以及遍地疮痍道:“兴师相戕罪也,余将和睦唐蕃。”是的,她说到了也做到了,她带去的不是战争,不是杀伐,而是丝绸,是微笑,是友谊。
文成公主走了,离开松州,走向了遥远的拉萨。
可历史没有忘记她,汉藏百姓没有忘记她,松潘百姓更没有忘记她,他们在这儿塑造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塑。文成公主眉眼文秀,嘴角带着微笑,松赞干布伸着手,指着前方。
他们的眉眼间,都带着一种幸福。
他们同时也在播撒着幸福、和平,和宁静的种子。
松潘古城是战争的起点,同时,又是熄灭烽烟的地方。从此,汉蕃之间,几十年里无战马嘶鸣,少烽火信息。
3
那时的松潘古城,大概和今天有些相似吧,各族百姓生活在一起,楼房林立,箫音在月下响起,大红灯笼挂在门前,上面绣着“唐”字,随风飘摆。
那时,这儿已经人烟辐辏了。
当时,这儿一定有旅店,有客舍,有驿站,有酒旗随风飘摇,有当垆的女孩笑着道:“客人,饮酒吗?”那时,这儿一定有吐蕃男儿骑着马,在街道走过;有羌族女孩一笑,走进那边小巷了;也一定有汉族的书生,长衫飘飞,走进一家酒店,要一壶酒,几个菜,一边饮酒,一边吟诗。
没有战争的日子,美好如花,也宁静如花。
到了唐代晚期,一代名相李德裕走出朝廷,到此防守,专门在松潘古城造一楼,名筹边楼。有人说,西山高楼就是,由栈道连接,站在上面,飞檐翘角,楼栏曲折,四处看去,天高鸟飞,山色有无,岭势如奔马,一直驰骋向遥远的天边,被白云遮住,隐约一痕。
风从远处吹来,衣服猎猎作响。
这风,当年一定也曾吹过唐代,吹过走过这儿人的衣服吧。
时光如水,弹指一挥就到了明朝,松州成为松州卫城,更是重镇锁钥。明人开始在此大力修筑古城,筑墙青砖每块长五十厘米、厚十二厘米,重达三十公斤。砖块焊接,则是以灰浆、糯米、石灰加桐油熬成。筑成的城墙坚如铁石,可砺刀斧。
岁月,在历史的窗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可是,老去的是时光,是历史,城墙却矗立着,一如当年,在春风里,在细雨里,毫无沧桑之态。七座城门,仍牢固如初。
夜夜,那一轮唐朝的月亮,那一轮明朝的月亮,仍高悬在天空,照着这座古城,照着这儿的楼房、街道,还有流水人家,和人家的笑声歌声。
一切,都如当初。
一切,又不是当初的情形。
4
街道,仍承接着丝丝细雨,就如江南的风景,如小杜诗歌里的文字。两边的木楼,在细雨中,仍如水墨画里的风景。
人,在街道上走着,脚步踩在砖地上,轻轻的,一步一步的,仍如走在古代的岁月里,仍如走在唐宋时光里,走在明清的日子里。间或有羌族、回族、藏族,或者汉族女孩的脸儿,满月一般从楼窗里露出,看有人望,就有些羞涩地躲了回去。
时间,是今日的时间。
女孩的性情,仍有着唐宋的韵味,有着一种雨打芭蕉的柔,有着一种荷花映水的净。
时时的,有一片青绿,掩映着楼房侧边,或者出现在院子里,扯着一片青嫩,一片花色,给人一种春色满园的感觉。
这儿,仍然古典着,仍然古雅着,仍然精美着,仍然带着一种翰墨气息,带着一种唐宋元明清的慢生活节奏,却少了那段岁月兵戈战伐的紧张感,和盔甲铿锵的边塞感。
因为,这片土地上,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松潘古城,记载了过去。
松潘古镇,见证着现在。
松潘古城,更将预示着未来。
(余显斌,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3楼1号;邮编:726400;电话:1368914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