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学九大流派简介

(2013-06-12 21:38:27)

 

 

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特点:熏陶感染塑心灵。其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有激情,对语文教育要倾情。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只有丹心一片,才能心心相印;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要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于漪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语文教学要讲出来,悟出来,点出来,练出来。情感派的重点区域是上海、辽宁。

      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把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学生训练过程。钱梦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是主线。何谓训练?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蔡澄清:教学之道无他,求其善导而已。钱梦龙在三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式课堂教学结构: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其中自读课是导读的主要课型。他构建了导学五步教学法:认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代表作《导读的艺术》。
     
思维派:主要代表宁鸿彬。特点: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提出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未来教育观。创造性思维训练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课内的正常学习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了宁氏教学三原则: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个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特点:将控制论、管理论运用与语文教育,把教育管理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教育能力。主张把自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育人,第三是教书。教学中主张民主和科学。魏书生认为,民主化主要是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科学化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教师科学地教,学生科学地学。教学结构上,构建了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张富提出了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跳摘理论。
      
语感派:以洪镇涛为代表。特点: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人口,引导学生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张优化语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建立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新模式。提出三主一副的教育思想:三主即以精粹语言(蕴涵传统文化精髓的古代汉语精品的语言)、目标语言、伙伴语言为主线,一副就是语文知识,以增强对语言的理性观照为副线。
     
大语文教学派:以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特点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语文学习与各种学生活动,学语文与学做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训练。提出教大语文,育小能人观点。张孝纯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学结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开辟第二语文学习渠道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姚竹青创立了十能语文教学体系:育能人、练能力、设能项、编能序、排能课、分能级、记能分、评能称、标能号、建能会。

 目标教学派:以武镇北、王文延为代表,特点: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制订语文教学目标。目标教学程序包括:目标展示、前提测评、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学习反馈、查漏补缺等。在导学达标中,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目标的双重作用,即教师为达标而教,学生为达标而学。制定目标是,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在层次上,一般分为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四级。与传统的目的教学相比,有显著的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
   
快速写作派:以杨初春为代表,以人的大脑具有快速编码功能的巨大潜能为依据,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快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理念,第一个提了了小学40分钟500初中40分钟600高中40分钟800的写作速度目标,并且创造了实现上述写作目标的168种快速写作的具体方法,而且创造了运用快速作文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快速作文教学法。这在作文教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快速阅读派:以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为代表,以人类大脑具有调动视觉扫描意识、摄取文字符号功能的巨大潜能为理论依据,通过强化训练,以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 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综合我国中学生的阅读实际和现代汉语的特点设计而成。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规律化和量化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

平时孤陋寡闻,考试不知所措,好好读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双鹿有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